散户当家——基金不完全竞争时代的主题

发表日期: 2006-08-29 14:41:01  来源: 21世纪赢基金  作者: 周愚
基金业发展多年,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个巨大难题是:投资者对牛市的追捧和对熊市的"棒杀",这使得基金经理们不得不经常陷入"高买低卖"的两难中。而这个难题,是散户成为基金投资主要力量所致。博时基金总经理肖风表示,从2005年以来就发现,基金持有人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散户持有的基金份额比例高达80%以上,而嘉实的数据甚至高至90%。
  巴曙松的研究亦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0日,持有股票型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比例略高,而其他类型基金均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初步打破了基金发展初期严重依赖机构投资者的局面。

  "从来没有一个时刻,散户变得这么重要。"当散户成为主力,也就意味商业模式的变迁,从为机构服务转向为散户服务,这时,谁能够抓住这个主题,谁将赢得未来。

  "面对机构投资者,我们是开专门面对面的研讨会,而面对散户,在我们不能达到的地方,品牌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肖风说。

  因此,基金公司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个发力点:加大品牌建设的投入。易方达、博时、嘉实、银行系的工银瑞信,纷纷打起了品牌的主意。很多媒体的经营者都发现,从2005年起,原来几乎是"一毛不拔"的基金公司,突然变得大手笔起来了,他们纷纷在各大媒体上投放广告,其中很多不是销售型广告,而是品牌广告。"品牌带来明确的识别度,而且有品牌影响力的公司更加能够让人信赖,"Interbrand中国区CEO陈富国博士说,"品牌能够让一个企业具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同时能够带来长久的生命力。"

  2006年7月,易方达推出了安心之旅,由易方达的投资研究人员带领基金持有人一起参观考察易方达曾经或正在持股的上市公司。博时则在其8周年生日(2006年7月13日)那天,启动其新品牌系统以及 "价值发现之旅"系列品牌推广活动,包括北京大学--博时基金国学夏令营、博时基金大学18城市巡讲等。

  中国基金业,用8年时间完成了5000亿的资产积累,可能未来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从过度竞争到自然垄断的阶段。肖风说,未来能够活得很好的,有两类公司,第一是大而全的,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基金公司;另外一种则是小而专的、运营成本较低的公司,它们能够在某些领域取得绝对优势,因此也能活得很滋润。

  这样的判断并不陌生,回到4年前,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就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大而全、小而专,正是偏执的两端。

  基金业的发展规律,完全可以用家电产业的发展规律来比拟。

  同样以大众作为服务目标的家电产业,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到现在已经形成海尔、TCL、海信等几大寡头瓜分天下。家电业的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可以作为基金业的参照样本,两个行业都是面向有一定购买能力的大众,产品同质化严重,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很小,在行业内几乎是完全竞争,而且,和家电业在上个世界90年代一样,目前基金市场同样处于急剧膨胀阶段。

  当家电的产品质量不成其决定购买的主要因素时,品牌的亲和力和美誉度成为他们选择购买的重要依据。招商基金总经理成保良说:"从市场格局看,基金竞争的态势非常激烈,前10家基金公司所占的份额已达到65.98%,而最后10名所占份额还不到1%,市场资金流向越来越集中于品牌优良的基金公司。"而基金行业的竞争发展到最后,可能会形成一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因为多数公司都选择了最优秀的研究机构,都采用了最先进的管理办法,根据人类智商平均数的理论,在种种约束条件都相近的情况下,多数基金都围绕这个收益率波动,只有少数人能够成为彼得.林奇和巴菲特。

  但是,谁是巴菲特,恐怕只有30年甚至更久才能知道,投资者选择业绩相近的基金,唯一能够依靠和信赖的,恐怕只有品牌了。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基金业。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