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转开”火热预期下淘金攻略
发表日期: 2006-06-13 00:00:00 来源: 证券日报 作者: 任琳娜
封转开难易关键
根据2006年6月2日的收盘数据显示,折价率最低的基金为基金兴业(500028),折价率为-8.51%,该只基金即2006年11月14日结束存蓄期的第一只到期的封闭式基金。除了基金兴业外,折价率最小的10只封闭式基金中的另外9只到期日均为2007年。
1)折价率水平适中
折价率过高是推进封转开的主要原因,但过高折价率的封闭式基金转开放的难度更大。封闭式基金在存续期到期之前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该种交易方式使得封闭式基金出现了折价交易的状况。投资者高价买入的基金,尽管基金净值在上涨,但是二级市场的价格却没有同步跟进,投资者无法享受到净值上涨带来的投资回报。根据2006年6月2日的收盘价和净值,目前大陆54只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为41.33%,投资者将转而寻求新的获利方式,倘若封转开可以实施,投资者也可顺利获利了结。
高折价交易的状况使得一旦实施封转开,投资者将几乎以无风险的状态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但是一旦实施了封转开,高折价率必然驱使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向基金管理公司赎回基金份额,折价率越高的基金赎回的力度必然越大。基金管理公司为了应付大额赎回,必然要将基金持有的股票买出套现,届时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很可能因为基金的大幅抛售而价格迅速下挫,而折价率越高的封闭式基金的赎回压力也将越大。因此尽管投资者的主观意愿是希望高折价的基金可以尽快实施封转开,但实际操作上,折价率较小的封闭式基金顺利实施封转开的可能性更大。
2)基金规模小、到期日早
从基金管理公司经营者角度来说,基金管理公司主观上更愿意将小盘、到期日早的基金封转开。封闭式基金对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封闭式基金不同于开放式基金的一个很大特点即基金规模的稳定性,正是由于此种特性,可以为基金管理公司带来稳定的管理费收入。
因此,越是盘子小的封闭式基金实施封转开,对基金管理公司来说损失的管理费就越少,其封转开方案也越容易被基金管理公司接受。而且盘子越小的基金出现大额密集赎回,即使是全部赎回时,对股票市场的冲击也越小。规模5亿元的小盘封闭式基金封转开的可能性较之其它封闭式基金来说要大许多。
到期日较早的封闭式基金实行封转开将是争议最小的。按照封闭式基金的基金契约,一旦存续期到了,或者转成开放式基金或者清盘,由于有转开放式基金的预期存在,因而越早到期的封闭式基金转成开放式基金的争议越小。毕竟对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在目前这种封转开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即将要到期的封闭式基金提前转成开放式基金,而不是强逆投资者之意按兵不动,可以更好地维护公司的声誉,搏取市场名声。到期日最早的封闭式基金为基金兴业(500028),到期日为2006年11月14日。
除了少数几只封闭式基金外,大陆封闭式基金普遍呈现出一个明显特点,即到期日越早的,盘子通常越小。
除了基金汉鼎(184703)、基金金盛(184706)和基金裕泽(184705)外,盘子为5亿元的封闭式基金均集中在2007年到期。因此要同时满足规模小、到期日早这一条件并不困难。
3)机构持有比例高、持有人集中
持有比例越集中的封闭式基金封转开可能性越高。在新版证券基金法中提到了:“基金额持有人大会应当有代表百分之五十以上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参加方可召开;大会就审议事项做出决定,应当经参加大会的基金分额持有人所持表决权百分之五十以上通过;但是,转换基金运作方式,更换基金管理人或者基金托管人、提前终止基金合同,应当经参加大会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的事项,应当依法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或备案,并予以公告。”
根据新基金法的如上规定,持有的份额越大,持有人越集中,封闭式基金实施封转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持有基金份额最大也最集中的机构投资者将会是封转开的主推力量。
目前大陆封闭式基金的持有状况表现为,被机构密集持有的封闭式基金其前10大持有人的持股比例排名通常也名列前茅,这部分基金在进行封转开表决时将更易通过。
表2、持有人集中度及机构持有状况(按机构持有人比例递减排序)
2005年年末54只封闭式基金中被机构投资者持有比重最大的为基金裕元(500016),持有比例达到77.74%,其次为基金景阳(500007),持有比重为76.55%。除此之外还有另外十几只基金的机构持有比重超过60%。可以说机构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青睐有加。
当然,机构持有人比例并非是不变的,机构投资者看好某一封闭式基金时,持有力度会加大。QFII是机构投资者的中坚力量,而QFII在证券市场上素有“风向标”的作用,因此这些被机构投资者大量增持的封闭式基金通常也会成为其他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表3、2005年下半年较上半年增持状况排名
2005年下半年被机构投资者增持比例最高的封闭式基金为基金安瑞(500013),下半年比上半年增持18.15%,其次为基金丰和(184721),增持比例为16.15%,2005年下半年机构增持比重超过10%的封闭式基金还有三只。
通过比较可发现,不少封闭式基金既被机构投资者大比例持有,同时也是机构投资者大幅增持的重点。
表4、机构投资者高持有比例与高增持比例的封闭式基金
以上表格资料来源:元富上海收集整理
越早到期折价率越低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54只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分布呈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到期日越早的,折价率越低,到期日越晚的,折价率也越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部分是由于投资者看到了即将到期的一些封闭式基金存在封转开预期,到期后回报率颇为可观。因此这部分基金更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折价率逐渐缩小。
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不少封闭式基金可同时满足折价率低、到期日早、盘子小、持有力度集中的特点,这部分封闭式基金得以顺利封转开的可能性高。
进入2006年后,关于即将到期的几只封闭式基金向证监管会申报封转开方案的消息屡屡在市场上流传,6月初,市场传言基金兴业(500028)的封转开方案已经获批准,这一消息带来了一波新的封转开行情,封闭式基金市场价格猛涨。但是最后基金兴业所属的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否认了基金兴业的封转开方案已经获得批准的说法。
虽然54只封闭式基金分别到期后是否都会以封转开作为最后走向还不可知,但是作为首只到期,并且到期日仅5个月左右的封闭式基金,基金兴业到期后将实施封转开几乎已经是没有什么悬念了。除了基金兴业外,另外几只即将到期的如基金同智(184702)、基金景业(500017)和基金安瑞(500019)等以封转开作为最后走向的可能性仍相当高。
元富上海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基金兴业(500028)、基金同智(184702)、基金景业(500019)。另外,基金安瑞(500019)和基金普华(184720)两只封到期后实施封转开概率也相当高,并且2005年下半年机构投资者的增持幅度大,显然机构投资者相当看好该两只封闭式基金,投资者也可重点关注。
表5、更易实施封转开且投资价值较高的封闭式基金
资料来源:元富上海收集整理
封转开对股票市场影响有限
1)台湾封转开经验可供借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市场封闭式基金出现了高折价现象,投资者并没有享受到基金净值上涨带来的实质利益,违背了证券投资基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成立宗旨。台湾的证券监管机构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采取行政手段促使封闭式基金实际转型。
台湾在实施封转开过程中,基金资产在短期内受到重创:由于高折价以及封转开得以实现,投资或者投机封闭式基金成为当时台湾证券市场上的一大热点。这些基金普遍遭受大额赎回,最终70%-80%的份额被赎回。为了应对赎回压力,基金管理者抛售手中持有的股票,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基金净值也随之下跌。
不可忽视的是,台湾的证券投资法开宗明义表明了该法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证券市场上的所有行为必须在符合该法的前提下进行,因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证券市场的封转开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切实保护基金投资者的权益。
因为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各封闭式基金并非同一时间一次性全部打开,再加上股票市场本身的资金是一个流量概念,基金赎回后的资金用途仍是回到股市中;因此,影响并没有想象中大。少数被封转开的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遭到大幅抛售会引发股价短期内的大幅下跌,但随着赎回的资金回到证券市场重新配置资产后,质地优良的股票仍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另外,从作用机制上来看,封转开赎回资金对股市的影响类似于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每天都有申购、赎回在发生,对基金经理来说,每天都要面对赎回压力,而依据目前的状况看,一定量的赎回对股市并不会造成股市的动荡,封闭式基金的封转开亦然。
2)封转开未必是重大利空
由于台湾实施封转开期间股票市场受到一定影响,基金净值也随之下跌,因而目前大陆市场上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封转开后将给大陆股票市场带来重大负面影响的说法。元富上海对此持不同观点:封转开对大陆股票市场来说未必是重大利空。
首先,资金流失现象并不会十分严重:对于旗下封闭式基金实施封转开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定会研究开发,大力推出新的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品种,藉以留住投资者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仍将借道基金转而投资到股票市场中,因而对股票市场来说,资金流失的状况并不会十分严重。
其次,赎回行为并非长期持续基金持有人的赎回行为不会长期持续:在封闭式基金抛售股票套取现金的过程中,股票市价下跌,基金净值随之下降,折价率缩小,套利空间也随之缩小,当套利空间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无利可图时,投资者会停止赎回的举动。
第三,质地优良的股票自然有增量资金介入:封转开的基金为了应付投资者的赎回,必然要抛售手中的股票,其中一些质地优良的股票很可能会因为抛压而出现暂时性的股价下跌现象,其它基金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加重这些股票的仓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此类股票所流失的资金。
最后,封转开并不会影响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股市的投资价格并不会因为封转开而失去。封转开后基金要遭遇基金持有人大额赎回的状况是不可避免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们在顺利套现后,手中的资金还需要寻找其它的投资机会,质地优良的股票仍将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封转开要对股票市场形成冲击的先决条件为封转开的基金的规模必须足够大,或者多只基金同时实施封转开,而根据新基金法,大陆封闭式基金能否最终实施封转开的决定权还掌握在监管部门手中,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证券市场的大动荡是能避免则避免的,因此可以预见到大陆不会在同一时间大面积的实施封转开。因此投资者们大可不必为了封转开而感到惊恐,操作得当的话,封转开还是一个绝佳的投资契机。
2004年封转开已获法律支持
自2002年年底开始,关于大陆封闭式基金转型的讨论与消息就不绝于耳,越是接近第一只封闭式基金的到期日――2005年11月,封转开的话题就被炒的越热。封闭式基金到期后将实施封转开几乎是已经可以肯定的了,而进入2006年后,市场上关于封转开具体实施方案的消息与各种讨论也络绎不绝。目前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现象明显,折价率高的超过-45%,折价率最低的也有-8%左右,到期后按照基金净值赎回,投资者将获得较高的收益。封转开成为目前封闭式基金投资理念中最为“火热”的一种。
2003年10月28日,大陆出台了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该法已于200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基金法对基金运作方式的改变方面的内容有了新的规定:第72条代表基金份额10%以上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就同一事项要求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而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都不召集的,代表基金份额10%以上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有权自行召集,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第75条基金额持有人大会应当有代表百分之五十以上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参加方可召开;大会就审议事项做出决定,应当经参加大会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所持表决权百分之五十以上通过;但是,转换基金运作方式,更换基金管理人或者基金托管人、提前终止基金合同,应当经参加大会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的事项,应当依法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或备案,并予以公告。
尽管在75条中表明了最终的决策权仍然掌握在监管机构而非基金持有人手中,但是新的基金法毕竟还是为封闭式基金的封转开提供了法律依据。根据新基金法,封闭式基金有四种选择,分别为:提前封转开、到期后清盘、延长存续期或者到期封转开,前两种选择对基金管理公司来说,损失较大,而第三种选择显然在持有人大会上通过的概率太低。因此自然到期后转开放成为目前即将到期的多只封闭式基金的最优选择。
目前一些将于2006、2007年到期的封闭式基金转换方案已上报交易所,基金管理公司在实施封转开这一事项上表现的较为积极。并且有消息称证监会高层到深圳融通基金开现场会,会议召集了深圳基金公司的多位总经理参加,会议的主题是讨论目前业内关注的基金封转开问题。尽管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通报具体的方案与决策,但是距离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到期仅不足5个月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相关文件和通知将很快正式与投资者见面。可以说,目前封闭式基金实现封转开的前景已越来越明朗,基金持有人的疑虑也可基本打消。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