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基金:医药板块整体受关税影响有限 具备反弹潜力和较好的比较优势
大摩健康产业混合、大摩沪港深精选混合基金经理王大鹏表示,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变数仍存,但从当前情况来看,药品获得豁免,预计对医药板块整体影响有限。近期大跌已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关税的负面情绪冲击。医保收支稳健增长、集采政策优化、创新产业(300832)趋势延续等有利因素依旧,医药板块基本面趋势向好,板块具备反弹潜力和较好的比较优势。
展望2025年医药行业前景,王大鹏表示,随着宏观政策力度的超预期,经济预期及消费预期持续改善,经济基本面持续好转可期,医保重回均衡趋势,板块回归稳健增长,经济复苏预期也有利于内需相关资产。
4月以来,受关税风暴扰动影响,全球市场大幅波动,A股和港股也进入“过山车”行情,创新药等诸多板块同样因事件冲击而出现调整。事实上,在此前关税政策落地前的一季度中,创新药板块在政策支持和估值修复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一度大幅领跑市场。
统计区间为2025.01.01至2025.04.03。历史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未来表现。
关税政策影响几何?
王大鹏进一步分析表示,从药品产业价值链条看,从中间体到原料药到制剂,全球呈现高度全球化分工的态势,当前API、中间体等产业链价值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等国家,制剂产能主要在欧洲区域,这是多年产业竞争迁移形成的格局,靠关税等因素逆转难度较大。此外,从价值占比看,中间体、API占终端制剂比例在小个位数水平,终端药企通过小幅提价可以充分消化成本端的影响,因此关税对我国药品供应链影响较小。
多重利好因素仍存
出海优势依旧凸显
2024-2025年国内多个重点创新药获批,新产品的商业化有望助推相关公司经营再上台阶。海外投融资持续复苏,有望传导到国内CXO的订单端,推动外向型CXO业绩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创新药企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出海成果逐渐显现。Insight数据库统计,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License-out)达75起(占全球创新药交易数量超10%),首付款超48亿美元(占全球首付款金额约20%)。医药魔方数据也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高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30%。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202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政策全链条覆盖,加速我国创新药研发、审批、生产和市场应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创新药”,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
另外,国家医保局明确提出在基本医保现有的甲乙类目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丙类目录,主要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较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品种”,创新药的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除了国家层面,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不断出台创新药政策,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创新药发展。同时从政府工作报告看,集采政策优化,预计强调价格的情况下,也强调质量,集采价格预期温和改善。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医保局、北京市医保局等机构官网。
AI赋能降本增效
近年来,AI技术正在深刻重塑医药研发的价值链条。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提出,AI可以赋能药物研发的全流程,包括智能药物研发、智能药物临床试验辅助、智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辅助等,相关企业有望通过AI技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Frost&Sullivan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AI+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5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5%,增速远超传统医疗行业,未来潜力巨大。
后市展望
医药政策方面,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看,集采政策优化,强调价格的情况下同时强调质量,集采价格预期改善;全方面支持创新药发展、商业保险助力药品支付等支持政策有望不断落地,利好创新药等产业发展。我们关注创新药、CXO、院内诊疗等方向。
5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