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基金的商小虎时代:权益规模逆势下滑,范琨要动了

2025-02-25 18:48:09 来源: 财中社

  在公募基金行业,增聘基金经理往往被视为人事变动的“风向标”。

  以中庚基金为例,2023年5月,中庚价值领航增聘基金经理后,市场便传出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即将离任的消息,而这一传言在两个月后得到证实。

  如今,类似的一幕似乎正在融通基金上演。作为研究部总经理的范琨,其管理的4只产品近期全部进入“共管”状态,这是否意味着她也将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不再独管产品,范琨要动了?

  2月21日,融通基金发布公告称,融通慧心(017737)增聘任涛为基金经理。《财中社》注意到,至此,范琨管理的4只产品全部都是与他人共管状态。

  在此之前,范琨管理的融通内需驱动(161611)及融通成长30(002252)分别于2024年11月及10月增聘了基金经理。其管理的融通增强收益债券(000142)则自2022年11月起一直与他人共管。

  根据终端,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融通慧心、融通内需驱动、融通成长30及融通增强收益债券等4只产品规模分别为1.32亿元、13.62亿元、5.33亿元及30.49亿元,合计50.76亿元,环比下降49.02%。同年三季度末,该4只产品规模合计99.56亿元。

  从份额规模来看,同期上述4只产品合计由60.42亿份降至35.88亿份,降幅40.62%。

  不过,任期回报(截至2月24日)来看,范琨管理的上述4只产品分别为2.79%、105.35%、17.31%及8.98%,同期同类产品回报率分别为-4.77%、29.88%、-15.77%及7.53%。

  显然,上述4只产品都跑赢同类,尤其融通内需驱动及融通成长30,更是分别跑赢75.47个及43.08个百分点。这两只产品也是范琨任职时间最长的产品,起始时间分别是2020年2月及2021年7月。

  这意味着上述人事变动可能与业绩考核无关。

  根据融通基金发布的公告,范琨是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2012年进入公司,历任化工行业研究员、周期行业研究组组长、研究部副总监及研究部总经理之职。

  从时间线上看,范琨成为研究部总经理的时间是2023年9月至10月,其时融通基金总经理还是张帆。

  不过,2024年4月,张帆突然因“个人家庭原因”而离任。同年10月,原副总经理商小虎代任总经理6个月后,正式被任命为总经理。

  也正是自2024年10月起,原本由范琨独自管理的融通成长30、融通内需驱动及融通慧心先后都增聘了基金经理。因此,投资者有理由怀疑这些人事变动可能与高层变动有关。

  商小虎时代:权益业务大滑坡

  公开资料显示,融通基金成立于2001年,诚通证券持股60%,日兴资产管理公司(Nikko Asset Management Co.Ltd.)持股40%,后者是日本三大资管机构之一。

  根据资讯,2017年6月,在新时代证券(诚通证券前身)担任副总经理的张帆被任命为融通基金总经理时,公司公募规模为652亿元(截至同年6月底),在公募持牌机构中排在第38位。2023年底,即张帆离任前夕,公司公募规模为1458亿元,排在40位。

  从数据上看,张帆担任总经理期间,融通基金公募规模增长1.24倍,落后全市场增速近50个百分点。同期全市场公募规模由10万亿元增至27.27万亿元,增幅1.73倍。

  不过,商小虎担任总经理后,融通基金公募业务发展似乎也不理想。

  数据显示,2024年底融通基金公募规模1548亿元,同比仅增长6.17%,落后市场增速12.28个百分点,排名下滑3个位次至第43位。同期全市场公募规模由27.27万亿元增至32.30万亿元,增幅18.45%。

  尤其在权益业务(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方面,融通基金更是逆势下降。2023年底,其权益规模为356亿元,2024年底降至267亿元,降幅达到25%,同期全市场权益业务规模则由6.28万亿元增至7.24万亿元,增长15.35%。

  需要指出的是,据《财中社》了解,张帆离职及商小虎担任总经理之后,融通基金尚未出现基金经理离职的情况。公司权益公募业务投决会成员也未发生变动,仍然由副总经理兼权益投资总监邹曦、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万民远、研究部总经理范琨、组合投资部总经理余志勇及风控管理部总经理任飞等5人组成。

  至于范琨所管产品增聘基金经理一事是否预示着新的变化,《财中社》将继续保持关注。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325

+1
  • 黑芝麻
  • 欧菲光
  • 君正集团
  • 晶方科技
  • 有研新材
  • 英洛华
  • 供销大集
  • 天汽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