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科创100指增深陷“建仓困境”:风控策略失效引发争议
2024年9月成立的浦银安盛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基金(下称“浦银科创100指增”),因成立后一个月内未及时建仓,导致其在随后的市场反弹中严重跑输业绩基准。
数据显示,该基金自2024年9月26日成立至11月11日,区间净值仅微涨0.96%,而其跟踪的科创100指数同期涨幅高达52%,跑输业绩基准超50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2月24日,该基金的收益率仍落后业绩基准47.4个百分点。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2024年四季度以来,A股市场经历快速反弹,但指数增强基金普遍表现疲软。数据显示,同期全市场536只指增基金中,仅9%的产品跑赢基准,浦银科创100指增等新成立基金更因建仓滞后成为“踏空重灾区”。
政策红利下诞生的“风口基金”,却大幅跑输基准
2024年9月26日,浦银科创100指增以3.83亿元规模成立,恰逢科创板迎来政策利好,市场普遍预期牛市行情启动。然而,截至2025年2月24日,成立以来该基金A类份额业绩7.49%,跑输业绩基准47.4个百分点。需要注意的是,基金成立后一个月内未建仓,净值长期横盘,直至11月市场高位震荡后才开始缓慢建仓,直接错失了科创板52%的涨幅。
该基金采用“延迟建仓”策略试图规避短期风险,但市场风格转向后,这一策略反成“致命失误”。数据显示,2024年9月至11月反弹期间,半数指增产品跑输基准,其中浦银科创100指增以-41.82%的超额收益位列倒数。业内人士指出,增强策略需与市场风格适配,盲目“押注”热点或延迟建仓均可能放大风险。
罗雯的“择时策略”失灵:在管基金全线承压
浦银科创100指增由拥有17年从业经验的罗雯管理,其采用“延迟建仓”策略试图规避短期风险。此前,罗雯所管理的、2024年5月发行的浦银安盛中证A50指数增强基金因熊市延迟建仓,曾小幅跑赢基准。但此次市场转向后,其策略反成“致命失误”。2024年11月8日,浦银安盛火速增聘孙晨进为基金经理,试图挽回颓势,但为时已晚。
罗雯在浦银安盛基金担任多只指数基金基金经理,包括沪深300指数增强、中证A50指数增强等。然而,其管理产品业绩分化显著:浦银安盛沪深300指数增强A任职回报10.26%,但已卸任的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混合A任职回报则为-16.44%。目前,她管理的5只基金中,3只规模低于1亿元,其中科创100基金已缩水至0.61亿元,沦为“迷你基”。
在2024年四季报中,浦银安盛基金称“未有损害持有人利益行为”,并强调“采用多因子量化增强策略”,但业内人士直指其“严重偏离基金合同既定策略”,建议持有人要求赔偿。当前,该基金公司正发行新指数增强基金,但信任危机或影响后续产品募集。
19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