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基金积极建仓
【导读】2024年基金四季报显示:次新主动权益基金建仓积极
随着2024年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次新主动权益基金的建仓情况也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不少次新基金在去年四季度选择积极建仓,纳入统计62只首次披露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4.43%,属于中性偏上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期间不少次新基金因规模波动导致仓位和结构快速变化。
展望2025年全年,基金经理们普遍看好A股市场机会,仍将保持较高的权益仓位。
次新主动权益基金积极建仓
一批自去年8月以来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首次披露季报,揭开了去年四季度市场震荡下次新基金建仓情况。
A股市场在经历2024年三季度末的快速大幅上涨后,四季度总体呈现出区间震荡的态势。与此同时,次新主动权益基金整体建仓较为积极。
数据显示,可统计62只(只统计初始份额)首次披露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平均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74.43%,属于中性偏上水平。
部分积极建仓的主动权益次新基金四季报中透露了基金经理整体建仓思路。
程彧管理的安联中国精选于去年9月初成立,基金在成立之初就完成了快速建仓。去年四季度期间,基金经理做了仓位动态调整,围绕高股息资产以及优质成长资产做重点配置,季末时已达到94%以上高仓位。截至去年底,聚合材料、紫金矿业(601899)、青岛啤酒(600600)、招商银行、新华保险(601336)等位居前十大重仓股之列。
大成领先动力成立于去年8月底,市场在去年三季度末有了很明显的变化,推动基金经理王帅在配置思路上更倾向于进攻。季度内,王帅向国产算力、半导体、AI应用等方面倾斜了大幅仓位。同时,他维持对显示产业链的看好,对供给格局理想的大尺寸面板保持较高仓位。
杨宗昌管理的易方达产业机遇在去年四季度建仓期,力求以较为稳健的方式进行管理,即通过逐步增加仓位、获取收益安全垫的方式进行仓位管理,四季度末仓位不高,达到51.31%,并寻找机会加仓,行业配置主要集中在汽车、化工、黑色等板块。
高楠管理的永赢融安成立于去年8月份,封闭期采取低仓位运作。封闭期过后,由于规模波动导致仓位和结构都出现快速变化,叠加市场波动率上升,产品波动率阶段性加大。规模相对稳定后,将坚持以自下而上选股作为主要的持仓构成。选股主要考虑企业的成长性以及企业盈利的兑现度,在可选择的范围内尽量分散行业集中度。去年底时,基金股票仓位为72.50%。
2025年A股机会整体较好
展望2025年全年,基金经理们普遍看好A股市场在企业盈利增长和政策组合拳的支持下延续震荡向上的态势。
从大类资产战略配置的角度,程彧认为,当前A股相对于人民币债券的吸引力更大,因此将总体维持对股票的超配,但将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超配幅度。在风格/策略方面,将继续重点配置高股息资产与优质成长资产,亦将阶段性重点配置企业盈利有望超预期的资产。在行业方面,主要看好高股息资产相关的银行、电信运营商、上游资源品等行业,优质成长资产中分布相对较多的TMT、新型机械设备、新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新材料和国防军工等行业。
鹏华基金闫思倩预计,2025年大盘机会整体较好,经济政策支持落地,经济触底回升可期,除了相关顺周期和政策支持的消费和重组机会,科技成长仍是长期景气赛道。接下来的景气赛道,更容易出现在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AI与自主可控是当前国内科技创新的高景气方向,随着应用开花,智能算力需求预计未来三年将翻倍,在美国芯片禁令的情况下,看好国产算力相关机会,包括AI芯片、智算等。
嘉实基金吴悠表示,展望2025年,考虑到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盈利周期大概率已经见底,新一轮市场周期有望在波动中逐步展开。我们继续强调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股票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权益仓位,持续挖掘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王帅继续看好AI为科技产业带来的积极变化,基金经理观察到自动驾驶和国产算力等细分领域在产业层面的积极变化,同时在持股集中度上也更加集中,继续看好哑铃型策略在未来市场中的有效性。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上海传重磅!重组潜力股名单出炉!
- 与小米合作推出新一代AI眼镜?歌尔股份回应:不便透露客户信息
- 离“不卖就禁”只剩两个多月!特朗普团队:将兑现承诺,拯救TikTok
- 涨停复盘: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收涨1.11% AI应用方向集体走强
- 春节8天 2025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来了
- 沪深 300 相对成长指数报3474.6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贵州茅台等
- 沪深 300 相对价值指数报4285.6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平安等
- 机构论市:目前指数上行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 【机会挖掘】低空经济政策频发 相关产业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