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公募最新观点“出炉”!看好跨年行情,短期市场表现偏积极
12月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均收涨。随着年末渐近,多家机构也相继发布2025年市场行情展望观点。部分券商认为,A股在2025年有望迎来“岁末年初行情”。从短期来看,多家公募认为,重磅会议在即,市场将季节性博弈2025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和政治局会议的政策措施,12月市场行情表现或偏积极,预计会前政策预期将再度走高。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中证A500将是本轮行情的一个代表性指数,建议主动管理投资者可以考虑构建中证A500增强策略。
有望迎来“岁末年初行情”
12月首个交易日,A股走势向好。交易行情数据显示,12月2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均小幅上涨,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涨1.02%、1.24%、1.41%。下午开盘,大盘仍维持上涨趋势,截至收盘,A股三大股指分别涨1.13%、1.36%、1.42%。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79万亿元。
临近岁末,部分券商也陆续发布新一年度的股市行情展望。多家券商认为,A股在2025年有望迎来“岁末年初行情”,也有观点认为2025年A股行情或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中金公司(601995)近日发布的研报《A股有望迎来“岁末年初行情”》指出,近两月结合外部扰动因素尤其是“特朗普交易”持续强化,A股及港股市场均出现一定回调,受外部因素影响更大的港股市场调整较多,A股市场则在资金面支撑下表现相对具有韧性且近期逐步回暖。当前时点A股持续近两月的“波折期”可能正在过去,临近岁末政策重要窗口期,积极因素有望助力A股迎来“岁末年初行情”。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发布的研报也提到,继续中期看好中国股市“信心重估牛”,且认为随着政策逐步加码展开与见效,2025年牛市有望从“流动性牛”逐步迈向“基本面牛”。短期首先看好岁末年初的跨年行情。
国盛证券宏观熊园团队发布的研报《干字当头——2025年经济与资产展望》则认为,面对“波动大、预期差大”的宏观大势,短期看可能阶段性“股债双牛”,全年看,权益资产(A股)可能震荡偏上行,结构性机会为主,内需、顺周期、科技可能交替表现;国内债券利率可能维持震荡下行趋势、波动放大,“上有顶、下有底”(区间可能1.75%—2.3%);美元指数很可能会震荡为主,总走势上相比107左右的高位(11月下旬)应趋于回落,但回落空间不会太大,人民币则可能面临贬值压力。
短期市场表现或偏积极
短期来看,多家公募认为,重磅会议在即,12月市场行情表现或偏积极,预计会前政策预期将再度走高。
长城基金认为,进入12月后,随着重磅会议陆续召开,市场或再度进入宏观交易周期。在政策的带动下,12月市场有望开始重新向上。短期内在进攻和防守间进行均衡配置的性价比可能较高,防守端可关注处于报表周期底部的行业,进攻端可关注政策支持和顺周期方向。从当下宏观弱修复的现实来看,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和“中国制造2025”收官之年,政策可能会集中在宏观调控、房地产、促内需等方面,更多关注产能过剩问题替代高能耗低效产能问题,但具体政策走向需等待会议召开才能进一步明确。
正如上述观点所言,12月将有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磅会议召开。按照往年来看,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般在上旬召开,然后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欧基金也认为,海外不确定因素持续扰动下,市场对于12月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期逐步酝酿。考虑到政策预期渐浓,市场交易热度维持高位,此前积累的下行风险获得了较好的释放,后续市场行情展望偏积极。在2025年两会前,市场对经济刺激政策的期待很难出现降温。
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刚也提到,自今年9月24日一揽子政策发布以来,市场从全面估值修复切换至高位震荡、行业轮动分化,交投活跃度向理性水平回归。进入12月,重磅会议在即,市场将季节性博弈2025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和政治局会议的政策措施,预计会前政策预期将再度走高,但限于近期政策指引力度,或难再显著高于人大常委会前的预期水平。当前多数宽基指数的估值已回升至中位数以上,进一步提升仍有待经济活动加快复苏带动上市企业盈利预期提升。
此外,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考虑构建中证A500增强策略。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中证A500将是本轮行情的一个代表性指数,主动管理投资者可以考虑构建中证A500增强策略,建议考虑超配资产重估与化债方向(金融地产、地方开支相关类),受益财政的“两重”“两新”方向与新质生产力。
值得关注的是,12月2日,华安基金、华宝基金、鹏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中证A500ETF迎来首个上市交易日。至此,第二批获批的12只中证A500ETF中,已有11只产品开启上市交易,仅剩万家中证A500ETF仍未上市。此前,还有9家公募上报第三批中证A500ETF,并在11月26日—27日获中国证监会接收材料。
“中证A500指数不仅涵盖了部分大市值的个股,也包含了部分增长较快的小市值科技生物类龙头股,使该指数的成分股分布更加均匀。既有大盘蓝筹等可以分红派息的股票,也有成长性的新质生产力相关股票,可以使跟踪该指数的基金取得更好的收益。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类产品也有望获得更多投资人的青睐,但也需要注意投资风险。”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解读道。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人形机器人最新发布!杠杆资金出手
- 上海:到2025年底,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
- 贵州茅台:拟以30亿元至60亿元回购股份
- 湖南开启走访多家消费行业上市公司
- "宁王"将赴港上市 推进全球化布局
- 刘强东先为员工加薪再1亿元增持京东仓储REIT
- 2024年12月27日SMM分析:一文简述锂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新要求_有色快讯-上海有色网
- AI Agent成为新风口 海内外企业争相布局
- 12月27日晚间公告集锦:比亚迪董事会同意授权公司管理层制定《市值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