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八条”来了!公募热议

2024-06-24 19:51:35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作者:基金君

  公募业内热议“科创八条” 多项新举措支撑“硬科技”

  随着科创板八条新规的重磅发布,科创板新一轮改革拉开帷幕。

  受访公募机构及人士认为,八条新规的发布,象征着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改革迈向新的高度。这些措施立意高远,涉及融资、投资、交易等多个关键环节,旨在进一步强化科创板“硬科技”的核心定位,进一步提升市场的运行效率与活力,推动资本市场迈向更高层次的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立体化支撑新质生产力

  证监会发布的八条措施将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列为首要任务,多项便利“硬科技”企业资本运作的新举措指明科创板的改革方向,对于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科创板新政八条措施是一体的,系统化的,将其纳入新质生产力的范畴。这些措施从融资、投资、交易到公司治理、监管以及生态建设都给出了清晰、可操作的规则。“这些措施既考虑到了科创板的特殊性,又严格遵循三公的原则,有助于耐心资本的长期价值投资,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有力保障。”他说。

  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高楠的看法与魏凤春的观点相呼应,都强调了制度优化对科创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措施》进一步擦亮科创板“硬科技”底色,并从多个维度切入,以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他特别关注健全发行承销制度和完善交易制度的内容,发行制度方面的改革将加大网下报价约束,而交易制度方面的改革则有望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认为,科创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直接融资的强力配合。《科创板八条措施》就是在进一步强调科创板“硬科技”特色的前提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此次科创板改革看,他进一步指出,均是从投资端入手着力优化科创企业融资机制,在广义IPO进展放缓的语境下给“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提供便利条件,为科技创新企业、新质生产力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南方科技创新基金经理王博同样也较关注以上两大举措。此外,他还关注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模式上支持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他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一级市场优质资产估值性价比高,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解决融资问题,而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优质资产做大做强,这也为PE提供了新的退出路径。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创”动能

  五年来,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改革效应不断放大,“硬科技”底色愈加显现。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深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创板改革有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谈及科创板改革对于我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市场生态的积极影响,高楠表示,科创板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为整个市场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通过强化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定位,能够更好地支持那些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创新企业,从而有效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改革措施中的发行承销制度试点、并购重组支持等,也将显著提升市场的效率和活力,进而吸引更多的长期“耐心资本”投入,促进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此外,科创板改革还包括了对交易机制的完善和全链条监管的加强,这也将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增强投资者信心。”

  光大保德信基金的观点与之类似。他们还强调,科创板改革引导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资本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针对科创板改革完善交易机制和加强全链条监管,汇丰晋信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均认为,一系列机制安排有望促进板块平稳运行和发展,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更加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万家基金也认为,科创板改革是在保护中小股民利益不受损的基础上,为科创企业提供重要融资渠道,同时,也通过良好的市场生态为实体经济提供示范效应。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其制度完善和改革持续深化,有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1+N’政策体系。后续相关改革政策持续落地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王贵重补充道。

  “科创八条”直击痛点 公募积极“升级”科创板投资

  正值科创板迎来开板五周年,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八条),引起公募行业广泛关注。

  此次科创八条中强化“硬科技”定位、完善交易制度、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等措施,直击当前科创板流动性不足、新股发行价格虚高等痛点,这些举措有助提升科创板吸引力。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公募基金在科创板的投资策略将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尤其在策略变化上,一方面,强化投研能力,更加注重公司质量,重在“硬科技”实力的研究上;另一方面,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分散投资。

  多项举措提升科创板吸引力

  谈及公募基金投资科创板产生的影响,南方科技创新基金经理王博详细分析表示,第一,随着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优化,科创板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调整剔除比例有利于减少“恶意报高价”的行为,降低科创板后续新股IPO时的估值泡沫,使其估值更合理,有望推动科创板打新收益率的提高,降低破发风险。

  第二,完善科创板新股市值配售安排,增加网下投资者持有科创板股票市值要求。以后科创板打新需要持有科创板市值,该安排将明显提升机构对科创板股票的持仓意愿。

  第三,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案例率先在科创板落地。有利于平缓限售股解禁后的集中减持对二级市场的冲击、稳定资本市场。

  第四,在科创板试点对未盈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的网下投资机构,相应提高其配售比例。同时通过引导核心人员自愿延长股份锁定期,降低了解禁对科创板估值压力的影响,提升了科创板投资的吸引力。

  第五,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丰富科创板指数、ETF品类及其期权产品,为机构投资科创板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优化科创板做市商机制、盘后交易机制,也进一步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

  “完善交易制度、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等措施均将对公募基金投资科创板产生较大影响。”

  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高楠也表示,这些措施或将显著改善科创板流动性。根据数据,2024年1季度科创板的平均日均换手率为2.69%,低于深证主板同期的3.11%,创业板的4.72%和北交所的7.95%。此举直击当前科创板流动性不足的痛点。优化发行方面,过往科创板存在新股发行价格虚高的问题,《措施》通过将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从1%调整至3%、对频繁高报价机构从严采取资格限制等措施,有效降低科创板IPO企业发行定价。

  光大保德信基金也表示,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解决了新股定价过高和超募现象的问题;强化“硬科技”定位应对了未盈利企业上市带来的高风险;完善股债融资制度缓解了企业融资难和资金不足的困境;完善交易机制减少了市场操纵和异常波动。

  “过去并购标的由于上市公司本身存在‘壳价值’,并购容易出现高估值、高承诺、高商誉的问题,为公司后续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证监会新‘国九条’提出要削弱上市公司‘壳价值’,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宣布除了以收益法估值的大股东注资交易外,不再强制要求业绩承诺,改为交易双方自愿订立。多措并举的政策指引有助于削弱上市公司‘壳价值’,为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做大做强打开了空间。”万家基金表示。

  此外,汇丰晋信还表示,本次试点给予长期投资者获配数量上的倾斜,从而鼓励网下机构进行深度研究长期持有,避免短期投机行为。

  投资科创板

  更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

  随着科创板投资不断深入,公募基金也在不断迭代自己的投资策略和思路。

  “未来公募基金在科创板的投资策略将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公募基金将通过提高配置比例、积极参与打新、推出创新产品、加强风险管理等多种方式,来适应科创板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公募基金也将更加注重投研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政策动向的关注,以确保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把握投资机会,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

  魏凤春还认为,策略变化上,一方面,强化投研能力,更加注重公司质量。另一方面,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首先,在科创板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均衡布局。其次,投资策略将更加多元化,不偏重于某一单一行业,而是分散投资于多个科技创新领域。

  高楠认为,根据《措施》相关要求,第一,公募投资策略也将更加关注公司的研发投入,淡化对于短期盈利指标的定价,因为这是衡量科创板公司创新能力和长期增长潜力的关键指标。其次,会更重视那些在科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公司,尤其是具备潜在并购重组可能的企业。此外,随着科创板衍生品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投资策略也将尝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组合优化。

  而光大保德信基金、汇丰晋信、万家基金均认为,未来公募基金在科创板的投资策略将更加注重“硬科技”企业、优化投资布局、加强基本面研究。

  “由于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多,且较多上市公司处于产业生命的早期,技术路线尚未完全确定,适用的估值体系也较为复杂,甚至对于不同公司要有不同的估值体系。随着稀缺性溢价率逐渐下降及指数化时代到来,科创板市场分化不断加剧,未来应更加注重个股精选。同时要重视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科技属性的评估,筛选出具有核心技术、高研发投入和良好市场前景的‘硬科技’企业。”王博也强调。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开启 公募基金助力科技创新升级

  记者 陆慧婧

  作为最早一批参与科创板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在科创板开板五周年时间里,可谓一路伴随着科创板发展壮大。

  早在2019年4月科创板开市前夕,公募基金就发行成立了可投科创板的科技创新基金,并在科创板开市第一时间参与投资。之后,首批科创50ETF、科创100ETF、科创材料ETF、科创芯片ETF等基金陆续问世,将科创板投资带入了指数化投资时代。

  在过去五年发展历程中,公募基金不断加码科创板投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公募基金持有的科创板公司数量达到565家,持有总市值已超过7600亿元。

  如今,科创板新一轮改革开启在即,作为联通实体经济和社会资金的桥梁,公募基金未来将继续通过投资科创板上市公司,支持中国科技产业的升级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公募基金已成科创板投资“主力军”

  自科创板开板以来,公募基金不仅是这一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推动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积极力量。公募基金在科创板投资方面不仅取得了规模和数量上的增长,还在投资策略、市场建设、价值发现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引用一组数据显示出公募基金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投资规模上,截至2023年末,公募基金重仓科创板市场的总市值超过7600亿元。同时,重仓持有的科创板公司数量达到565家,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超九成,凸显出科创“主力军”的角色;其次,在产品类型上。首批7只科创主题基金的推出拉开了公募投资科创板的序幕,之后产品类型逐渐丰富,包括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基金、科创板基金、科创50ETF等,投资策略日渐多元化,与新质生产力融为一体。

  “从产品业绩上看,首批成立的7只科创主题基金,跑出了亮眼成绩。7只基金普遍成立于2019年4月底或5月初,是科创板开板前就已推出的‘种子基金’。截至2024年6月21日,7只基金成立以来最高涨幅翻倍,其他基金也均实现了两位数收益,平均涨幅接近60%。”南方科技创新基金经理王博也用数据总结了公募基金在科创板投资的五年成绩单。

  “在科创板设立之前,A股整体的科创板块市值规模不大,市场上欠缺专门投资于科创行业的公募基金产品。设立科创板之后,在公募基金管理人的支持下,一批科创类公募基金设立并成功发行,一方面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科创行业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也为投资者创造了较好回报,有力引导了社会资金配置方向逐步向科创行业迁移,有力支持了科创行业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谈道。

  万家基金更是指出,目前公募基金在科创板行业结构布局上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壮大。“科创板已成为公募重要的产品布局阵地,一方面基金公司对科创板股票覆盖面和投研能力持续获得提升,引领资本市场对于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发现;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在科创行业中推出了更多细分领域的产品,方便个人投资者高效、便捷地参与科创板投资。”

  不断提升科技相关领域的投研能力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一直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前沿阵地,随着深化科创板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未来,科创板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更多的投资机会也将展现在公募基金面前。

  在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看来,科技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复杂系统,是难而正确的“长坡厚雪”,天然地需要金融发挥价值发现、资源配置的功能为其提供高效适配的融资支持。他指出,作为联通实体经济和社会资金的桥梁,公募基金应发挥科技投资的专业优势,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转换为科技资本滋养关键产业,努力让更多投资者分享到科技发展的成果。

  “目前科技投资的整体架构分为底层的基础设施、芯片层、服务器层、云层,再到上面的大模型、专用模型,最后到各个行业的应用,未来需要在整体的研究图谱中密切跟踪各个行业的发展进度。展望未来一年,AI相关的软硬件依然是核心主线。”王贵重表示。

  王博则强调,科创板当下的投资价值将会更多体现在“硬卡替”领域(硬科技、卡脖子、国产替代),科创板上市公司中不乏业务涉足国产化深水区,或站在科技行业发展前沿,汇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行业结构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随着新产业300832)、新模式、新动能的不断涌现,将在二级市场诞生丰富的投资机会。

  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要求机构投资者持续加大科创板市场投资力度,不断提升相关投研能力和加大投资力度。“对于公募基金而言,‘逐浪潮头、把握贝塔’是不变的命题,所以,基金行业也会积极挖掘科创板的投资机会,掘金优质科创公司。”王博称。

  此外,在他看来,经过近三年的调整,目前科创板的估值已回落至历史低位,风险释放明显。若后续市场整体回暖,科创板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有望触底回升,至少将迎来结构性机会,尤其是科创属性较强的龙头企业。

  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高楠建议,公募基金应以长远眼光,成为耐心的资本,支持那些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初创高科技公司。通过有效的一、二级市场联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其快速成长。

  汇丰晋信基金也积极看好科创板带来的时代机会。“公募基金行业的未来发展一定会融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而科创板标的科技属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维度。从制度安排和产业生命周期视角,芯片产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机会值得积极关注。”汇丰晋信基金称。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东杰智能
  • 田中精机
  • 满坤科技
  • 凯旺科技
  • 瀛通通讯
  • 东方财富
  • 三晖电气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