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基金经理变更频频,涉及多位知名老将

2024-06-22 20:06:22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显著增多。虽然基金经理离任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近期部分“老将”的离任,再加上一些权益类基金业绩不佳,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今年以来共有152名基金经理离任,共来自92家公募基金或券商资管等公司,其中有超过10家以上的公司年内已有3位及以上的基金经理离任。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更多,并且还有一些昔日知名基金经理,比如,刚从招商基金卸任所有公募基金的贾成东,此前从圆信永丰基金离职的范妍,以及从建信基金离职的姜锋等人。

  多位“老将”离职

  6月份以来,有多位业内熟知的基金经理离任,比如,6月4日,在建信基金工作长达近17年的姜锋离职,其从2011年开始独立管理基金,并且旗下有多只产品任职回报超过100%。姜锋的离职早有预兆,今年3月底和4月初,其管理的多只基金增聘了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建信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姜锋是公司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其离职是出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考虑。

  同日宣布离职的还有泰信基金基金经理董山青,其在该基金公司工作近20年,从2012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任职期间最佳回报达到150%以上。董山青在5月29日卸任了2只基金,随后又在6月4日卸任了其余2只基金的管理,并且没有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6月15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贾成东因工作安排不再管理招商行业精选、招商景气精选等5只基金。虽然贾成东已卸任所有公募基金,但据记者了解,其依旧在招商基金其他岗位任职。

  6月18日,在中邮基金管理基金长达7年多的基金经理国晓雯因个人原因卸任了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至此,国晓雯在中邮基金再无在管的公募产品。据业内传闻,国晓雯未来仍可能继续留在公募基金行业。

  此外,今年离职的“老将”基金经理还有圆信永丰基金的“当家一姐”范妍,嘉实基金的苏文杰,万家基金的李文宾等。

  变动有何影响

  基金公司在今年频频发出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在投资圈内格外受关注。

  实际上,今年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确实要多于去年同期。《》记者根据数据统计,截至6月21日,今年以来共有152名基金经理离任,共来自92家公募基金或券商资管等公司;去年同期共有139名基金经理离任,共来自85家公募基金或券商资管等公司。

  “基金经理离任一直属于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动现象。”一位资深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如是说。

  虽然看上去基金经理离任人数比去年同期要多,但该分析人士表示,基金的数量也在变多,不能单独对比基金经理变更的人数。如果要对比基金经理变更频次,应该要统计当年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占总基金经理人数的比例。

  由于今年股票市场波动加剧,一些权益类基金业绩不佳,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变动也更加“敏感”。比如,范妍从圆信永丰基金离职之后,有投资者在其曾经管理的基金下评论“稳定性大不如以前”。不过,也有投资者认为,选择基金应该关注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而不仅仅是基金经理的名气。

  “投资者对基金经理变动的担忧可以理解,但行业始终会往前发展,要相信后续基金经理的能力。”上述分析人士表示,近两年可能投资者更看重基金业绩和投资体验,所以更加关心基金经理的变动。

  每当基金经理变动后,投资者自然会评价其业绩表现,但有些基金的业绩也不全是基金经理个人能力体现。过去2至3年业绩突出的权益类基金往往是一些赛道风格明显的基金,比如新能源、白酒、半导体、医药等,而这些主题基金都曾给投资者们带来喜忧参半的投资体验。

  百嘉基金副总经理、资深基金研究专家王群航指出,基金的收益由“贝塔”和“阿尔法”两个部分构成,前者代表了基础市场行情的涨跌,后者指的是基金经理的专业管理能力。因此,好的基金,其收益由贝塔和阿尔法共同组成;一般的基金,其收益基本上只有贝塔。

  换言之,投资者在分析基金业绩时,更应该关注其业绩是依靠市场行情还是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如此,当基金净值出现上涨或下跌的波动时,就不会再轻易出现赞美或责怪基金经理的夸张言论。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飞天诚信
  • 金麒麟
  • 满坤科技
  • 中英科技
  • 凯中精密
  • 旗天科技
  • 广汇汽车
  • 瑞纳智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