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三期面世,值得追随入场么

2024-05-28 19:51:14 来源: 齐鲁晚报网

  近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国家大基金三期由19位发起人发起,具体包括财政部、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均出资215亿元,交通银行出资200亿元,邮储银行601658)出资80亿元。国有六大行出资占比达33.14%。

  国家大基金,全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半导体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自2014年成立以来,便助力中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本次成立的基金规模为3440亿,比一期和二期的总和(2041亿)还要多出近1400亿。

  相比于十年前,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2014年时,我国半导体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国际环境也较为宽松。一期募集的资金,有超过60%用于集成电路制造,此外,设计、测封等也有涉及。标的主要是产业链各环节上的龙头企业,为的就是让他们加速成长挑大梁,实现零的突破。

  而到了2019年,虽然我国半导体产业已经告别“一穷二白”,但此时国际环境已经出现了变化,外部的制裁逐步加紧,因此二期资金主要投向了当时存在明显短板的材料等上游领域,目标是实现关键领域的国产化。

  如今,我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环境又不同。核心产业链条——晶圆制造领域,在链接上游的设计和下游的封测上,国内已经有了较大进步。但作为辅助的设备和材料,依然存在差距。

  也就是说,通过一期和二期的支持,国内已经基本突破了中低端产业。而三期的主要目标,则是针对外部对我国的重点封锁,把目光锁定在28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此外,AI方面的芯片,算力芯片和存储芯片等,如国产GPU、HBM细分领域,也很可能成为重点。

  根据过往数据,一期、二期大基金成立后,均带动了股市的上涨。2014年一期面世后,间接引发了2015年的大“牛市”。第二期推出后不久,又助力股市冲击3700点。

  而众多投资者也开始关注,大基金三期能否继续提振股市,带给投资者以收益。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大基金可以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特别是对于目前仍处于相对低迷的半导体行业,无异于打了一针强心剂。

  大基金3440亿元的规模,或许对于整个板块作用有限,但若其可以撬动3倍及更多的社会资本,整体入市规模也将超过万亿。届时,市场的表现有望因为大量资金的进入而转优。

  但同时,大基金过往的表现也有一个特点,即市场在达到高点时,会出现大量减持,即“帮完就撤”。

  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打定主意不跟,那自然无妨。但如果想跟着大基金入市,则需要当机立断,切忌追高。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田中精机
  • 瀛通通讯
  • 凯旺科技
  • 国华网安
  • 方正科技
  • 东杰智能
  • 德赛电池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