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发起式基金增多究竟是怎么回事

2024-03-23 11:08:09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

  近段时间,发起式基金多了起来。据统计,截至3月上旬,今年共成立了193只新基金,其中属于发起式的基金有65只,占到了总数的1/3强。而在过去,虽然也不时有发起式基金成立,但数量并没有那么多,很多投资者也并不了解什么是发起式基金。

  所谓发起式基金,是一种成立门槛较低的基金。大家都知道,成立一只公募基金是有一定条件的,譬如募集规模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同时基金持有人数量不少于200人。之所以定出这样的标准,一是为了保证基金运行的规模效应,同时也是体现公募基金为普通投资者理财的基本定位。

  在市场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这个条件也的确不难达到。不过,如果遇到大盘走弱,基金业绩又不够理想的状况,自然也就会出现基金不能足额筹集到起始资金,以及认购基金的投资者人数不能满足成立条件的问题。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基金发行失败,而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发生,有关方面设计了发起式基金制度。这种基金没在基金规模以及持有人数上作出相应的限制,它是由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股东或基金经理作为发起人出资组建,发起人只需承诺认购一定数量的基金份额并持有一定期限即可。

  从理论上来说,因为这个基金管理的是自己人而非社会公众的钱,因此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标准的公募基金,所以也就被称为发起式基金。其实质就是让基金先运行起来,如果行情转暖,同时基金业绩也比较好,那么有可能会有社会公众来认购,这样其规模也就能得以做大。简单来说,与普通公募基金是投资者认购以后再开始运行不同,发起式基金是先运行起来,再让投资者来申购。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有11000多只公募基金,其中属于发起式基金的大约在2000家,基本上都是近些年来成立的。相关分析显示,绝大多数发起式基金成立以后,并没有表现出强于大盘的投资能力,因此也就难以获得社会上的投资者认可,规模也就难以做大,一到发起人承诺的期限,也就纷纷清盘了事。

  可以说,现在市场上的发起式基金,大部分是发起人在“自娱自乐”,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公众金融资产的功能。但即便是如此,为什么现在还是有很多发起式基金发行呢?这应该说与一些基金公司的工作目标有关,它们往往会制定每年新发行多少基金的任务,实在发行不了就转为设立发起式基金,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增加了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品种数量。

  只是,这种规模往往只是千万级的基金产品,其对市场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它们又能够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确实值得各方深思。

  近几年,A股市场总体表现不够理想,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也没有能够显现出超越大盘的经营能力,在去年更是出现大面积亏损。也正因为这样,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变弱,以致一些产品发行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公司大搞发起式基金,绕开了成立新基金产品的要求,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在投资者看来,与其花费人力物力去搞这种未必能够做大的基金,不如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以期在未来的行情运行中掌握主动权,实现较好的收益。毕竟,基金作为公众理财产品,如果能够穿越牛熊,不断为基金持有人创造收益,那么是不会没有人来申购的。现在有上万个基金产品,数量虽多,可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其投资业绩难以让投资者满意,其中的原因需要反思,这比公募产品发不出去产品而挖空心思搞发起式基金要有意义得多。

  此外,有人把发起式基金数量的增多视为一种金融创新,认为是基金公司在为下阶段的操作做准备。客观而言,恐怕未必是这样,它更多显示出了一种无奈的态度。而投资者迫切希望,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基金公司能够振奋起来,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用良好的收益来吸引投资者与回报投资者,同时自己也在此过程中做大做强。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浩丰科技
  • 天和防务
  • 科大国创
  • 工业富联
  • 中衡设计
  • 宗申动力
  • 奥维通信
  • 国盛金控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