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补偿“基金黑幕”受害者
发表日期: 2008-08-22 09:04:1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于春敏
在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后,21世纪的美国基金业已进入成熟期。远离丑闻、时刻将投资者的利益放在心上,一直是美国基金业值得自豪的宣言。但2003年底2004年初的"基金黑幕"却让整个华尔街基金业十分难堪和被动。择时交易、盘后交易的黑幕漩涡,美国共同基金界面临着失去信任的危险。
面对丑闻,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司法部等在内的诸多政府部门坚决出手打击,广泛调查、严肃处理相关涉案公司。而今,对黑幕的调查仍在继续,对投资者的补偿却逐渐进入到操作的实质性阶段。让我们一同关注当年的美国基金业黑幕调查和处罚的进展,希望也可以给予正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基金业一点启发和警示:
A:最新动态
历经多年,曾一度在美国共同基金市场掀起轩然大波的 "基金黑幕"风暴终于有了最新进展。
日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下称:SEC)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对当年曾涉嫌择时交易的骏利资本集团(JanusCapitalManagement)和普特南投资公司 (PutnamInvestmentManagement)等两公司的受害客户的补偿方案。
两涉"黑"公司受害投资者获补偿
2003年9月3日,纽约州检察官斯皮策向公众宣布,四家著名共同基金公司涉嫌与对冲基金CanaryCapitalPartners在1999至2003年之间进行了择时交易和盘后交易,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Canary被迫同检察官达成和解协议,支付3000万美元的赔偿和1000万美元的罚款,在10年之内不得进行共同基金的交易或公共基金的管理。与此案有染的美洲银行证券部的经纪人希波尔被提起刑事诉讼。
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知名基金公司卷入黑幕漩涡:培基证券、美林公司、嘉信理财、安联资本管理控股公司、普特南公司、骏利资本集团等公司纷纷身陷其中,先后爆出提供盘后交易和择时交易的丑闻,整个华尔街为失去诚信的阴霾所笼罩。
而面对调查和指控,包括普特南公司、骏利资本集团等在内的公司大都既未承认也未否认SEC的指控,先后与该委员会达成和解协议。其中,在2004年SEC与骏利资本集团达成的协议中,骏利资本同意上交5000万美元的违法收入和5000万美元的行政罚款,将来由SEC以公平基金的形式补偿给受害投资者;同时,普特南公司也与SEC达成了类似的协议,并承诺履行相关改革措施。如今,上述和解协议中的罚款正在通过SEC逐步返还到受害投资者的手中。
根据当初美国SEC与骏利公司达成的和解协议的一部分,在今年8月15日,SEC向32.5万名骏利公司择时交易受害客户分派了超过1800万美元的公平基金,这是需要返还的大约1亿美金中首批到位的资金;8月18日,SEC向普特南投资公司旗下部分基金的择时交易和过度短线交易的60万名受害投资者分派了大约4000万美元,而根据协议,最终SEC将向该公司1500万客户返还超过1.5亿美元的公平基金。
打击黑幕 SEC不手软
事实上,在与基金黑幕的斗争中,SEC并未一味护短、遮遮掩掩,表现出了整顿基金行业的坚定决心。据了解,该次基金丑闻刚刚暴露后,当时的纽约司法部长斯皮策一马当先进行调查,起初SEC责怪斯皮策超越了份内工作,但最终加入了调查行列,并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了赢得投资者的信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SEC对上百家共同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一经发现问题,相关违法操作的共同基金公司、对冲基金公司和中介机构基本得到了应有的清算,陆续达成处罚协议。另外,为了监管数量有8000家之多、价值达600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业,规范对冲基金的操作行为,SEC要求对冲基金经理们到SEC注册,要求对冲基金提供用于审计的信息,需要遵循有关记录保存、雇员交易活动及其托管等规定。
当然,SEC之所以能够相对迅速且有效地对相关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并对受害客户予以金钱补偿,除了司法部及相关当局政府官员的大力支持外,相对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2002年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赋予了SEC通过对违规公司进行金融罚款以增加对受害投资者的金钱补偿金的权力,而在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之前,只有违法所得可返回给投资者。SEC最新的公告显示,自2002年以来,SEC的执法行动,已获得了超过40亿美元的资金用来返还给受害投资者。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