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巨幅亏损 QFII七月扩容达一成
发表日期: 2008-08-13 00:00:0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于春敏
来自理柏最新发自中国基金市场的透视报告显示,7月,中国各类型基金多数止住跌势,仅生命周期及平衡混合型基金走势偏软,单月平均收益呈现负数,其余各类基金均呈正收益格局。其中,股票型基金单月平均小幅上扬2.04%;尤为引人注目的是,QFII基金上月平均小幅上扬0.74%,表现落后于A股股票型基金。
另就资产规模而言,19家QFII基金的资产规模增加至73.74亿美元,单月增幅为11.4%。分析人士指出,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QFII资金并未撤离,他们仍在蛰伏关注A股落底时刻,等待进攻号角响起。
QFII上月跑输国内股票基金
来自理柏的数据显示,QFII基金7月小幅上扬0.74%,表现尚不及国内股票型基金。对此,理柏中国研究主管冯志源表示,QFII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大幅亏损了近42%,与国内股票型基金的表现在伯仲之间,未能突显其选股能力的优势。另外,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主动式管理的QFII基金在今年市场剧烈调整的过程中,略胜于单纯追踪指数的被动式管理基金一筹。主动式管理QFII基金上月单月平均业绩上扬1.21%,而被动式管理的QFII基金平均亏损1.59%。今年以来主动式管理QFII基金亦以亏损39.75%的平均业绩表现,优于被动式管理的亏损48.93%。同时,从近一年的标准差观察,主动式管理QFII基金的波动程度亦低于被动式管理。
QFII资产规模逆市增加11%
在当前市场普遍担心热钱流出的背景下,理柏关于QFII资产规模变化的数据无疑颇为引人注目。
报告显示,目前19家QFII基金的最新资产规模由66.19亿美元增加至73.74亿美元,整体单月增幅为11.4%。从最近公布的资产数据分析,在所有9只已公布资产数据的QFII基金当中,共有6只资产规模逆势增加,其中二只被动式管理的QFII基金增幅最大,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增幅最大达46.44%,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则增加12.63%;若进一步分析其份额增减状况,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净申购幅度最大,单月增持幅度达86.99%,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增幅达17.24%,其余QFII基金多呈小幅净赎回状态。冯志源表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境外投资者对于QFII基金的态度中性偏多,但对于被动式管理基金兴趣相对更浓一点。
冯志源进一步解释,中国证监会上月批准澳洲铂金投资管理及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二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至此,中国证监会共计已批准了58家QFII投资资格。由保德信资产运用株式会社(PAMC)7月30日在韩国推出 “保德信中国大陆股票基金”,QFII基金再添生力军,吸引了韩国投资者热情申购买,所有销售份额在三日之内就被抢购一空,显示境外投资者仍看好A股市场中长期表现,并不因为A股市场短期的低迷而退缩,境外投资者仍持续蛰伏关注A股落底时刻,等待进攻号角响起。
多重不利因素拖长A股筑底时间
关于后市,理柏报告指出,受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通胀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国面临史上从未出现的经济增速下滑与通胀压力高企并存的困境,市场仍需要密切留意下半年通胀形势是否得以获得持续性的纾缓。近期,美元反弹来势汹汹,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也为之停歇,而油粮及原物料价格全数回落,有助于全球通胀压力的纾缓与全球股市的反弹,然而这并不代表全球经济体即将拨云见日,次按风暴仍方兴未艾,美元应仅是暂时性的回升,商品行情仍有反扑机会;而中国A股市场目前仍持续进行价值增长过速后的反向调整,只是市场期待奥运行情过高,加上市场对于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看法分歧,在诸多因素交叉影响的不利条件下,A股筑底时间将延长,投资者仍须耐心等待。
链接:A股股票型基金7月小涨
◆每经记者 于春敏
上月,A股市场终止连续数月的跌势,大盘指数在7月小幅反弹了1.45%,中国各分类基金7月多数止住跌势,仅生命周期及平衡混合型基金单月平均收益呈现负数,其余各类基金均呈正收益格局,其中,股票基金单月平均小幅上扬2.04%,进取混合型及灵活混合型单月平均收益亦有1.68%及1.38%。
尽管如此,今年以来各类型基金表现仍差强人意。迄今为止,仅货币型平均收益出现正数,其余各类型基金全呈负数,其中又以股票型跌势最凶,平均收益亏损逾42%。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