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打新股“弄巧成拙”

发表日期: 2008-07-23 08:43:1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余喆
  在股市滑向熊市深渊的二季度,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赎回量显著下降,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类基金却遭遇净赎回,令很多业内人士大跌眼镜。分析人士指出,部分债券基金风险定位不明确,今年打新股收益下滑是投资者抛弃债券基金的重要原因,而国内投资者“深套死抗、浅套止损”的行为模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净赎回事出有因

  鼓励发展固定收益类基金是监管层去年底以来的重要思路,很多基金公司也将债券基金作为今年市场营销的重点,这由今年债券型新基金大量获批且发行情况较好可见一斑。然而,天相统计的基金二季报数据却显示,截至6月底,债券基金期末总份额为1044.17亿份,较一季度末下降83.68亿份,净赎回比例达7.44%,位居各类型基金第一。尽管上述数据不包括未披露季报的新发债券基金,但债券基金受投资者“冷遇”仍令很多人颇感意外。

  “今年股市低迷,打新股收益显著下降。同时在加息预期始终存在的情况下,债市表现不甚理想,使得债券基金的收益无法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需要,这可能是二季度债券基金净赎回的重要原因。”北京一位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去年以来,打新股成为债券基金吸引投资者的“利器”。平安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新股申购资金的年化收益率约为15.15%。为此,去年底、今年初很多基金公司修改契约,将打新股纳入到债券基金投资范围之中。然而,熊市来临后新股申购风光不再,不仅未能达到“粉饰”业绩的作用,还使债券基金风险特征模糊,导致一些债券基金出现负收益,因而遭到部分低风险偏好的投资人抛弃。

  季报数据显示,二季度净赎回比例超过20%的6只债券基金均包含打新股或股票投资功能。“这种风险定位的不清晰使得投资者缺乏‘与基金共存亡’的长期投资决心。”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马永谙表示。

  与债券基金相比,货币基金二季度遭遇68.25亿份的净赎回则显得“情有可原”。“货币基金本质是现金管理工具,申购、赎回量大是正常的。当季出现净赎回有两个原因,一是6月底银行都有存款指标,一些大资金流出货币基金主要为了‘冲存款’。另外,当时中建过会,一些资金流出是为了打新股。”一位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

  股票基金赎回缩量

  在股市连续探底的情况下,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尽管也出现净赎回,但报告期内赎回量却比一季度有所减少。季报数据显示,二季度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出现317.28亿份和152.76亿份的净赎回,但期间赎回量只有882.16亿份和493.8亿份,较一季度分别下降51.2%和45.2%。

  “这和国内持有人的投资习惯有关。中国老百姓一般是‘深套死抗,浅套止损’,二季度股票基金已经跌得比较深了,持有人通常不会忍痛割肉,而是选择继续持有。而债券基金跌得不深或者还有赚,投资者在信心受到较大打击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落袋为安。”安信证券基金分析师任瞳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指数基金出现81.48亿份的净申购,是唯一份额规模扩大的基金类型。“净申购一方面可能是有资金希望借指数基金抄底,另一方面可能是ETF套利资金造成的。”天相基金分析师闻群表示。统计数据显示,指数基金中位居净申购规模前三名的分别是华夏50ETF、易方达50和嘉实沪深300,所跟踪指数的组成均为市场主要权重股,通常是资金抢反弹的首选工具。

  编者按

  今年以来,作为目前市场主流机构的基金尽管亏损严重,但其一言一行依然备受投资者关注。7月21日,我们用两个版面的内容,着重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对基金二季报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对于投资者而言,二季报是其了解基金最近一个季度及整个上半年动向的最重要参考,相关内容甚至有可能成为他们判断后市市场方向的指标。从今天起,我们进一步推出基金二季报深度透视系列文章,通过本报记者对相关机构的基金研究员、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的采访,以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对基金二季报进行分析。

  债券型基金二季度净赎回比例达7.44%,位居各类型基金第一。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