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扎堆持股自吞苦果

发表日期: 2008-07-14 13:40:42  来源: 扬子晚报
  每到季末和年末,基金公司都会纷纷推出各自的投资策略报告。不过可以发现,不同公司的策略报告内容都大同小异,仔细比较一下,或许能在看好的具体板块方面发现一点差别,但对宏观经济主要问题以及后市走势的判断,都大体一致,难见新鲜观点。

  投研观点的趋同,也直接促成国内基金公司偏好相同、扎堆买股的现状。结果就是基金的同质化。从2006年市场好转开始,基金业普遍高唱价值蓝筹。银行、地产、钢铁,成为众多基金扎堆的板块。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更一度被媒体称为最受基金青睐的“四大金刚”。而即使是在市场泡沫逐渐堆积的去年三季度,众多基金对“四大金刚”还在集体采取增持的策略。

  基金投资的扎堆和投资组合基本同构也变相放大了风险,将自身的安全更多地暴露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之下,其结果基金扎堆的重仓股就是涨得快、跌起来更凶。在各基金的“一致行动下”,这些蓝筹股的价格被越推越高。而在蓝筹泡沫破灭的时候,基金也集体摔了跟头。“四大金刚”目前的股价,与去年最高点相比,均已跌去一半有余,基金普遍市值损失惨重。反观去年各大基金公司和各家券商对中国股市集体性的盲目乐观,“黄金十年”、“可涨至万点”的预言也在今年的行情前面成为泡影。

  此外,国内基金对监管层的救市期望过高。在沪指首度下探3000点时,深圳一位基金经理称:“3000点‘政策底’牢不可破。”这也是当时基金经理的普遍观点,认为政府绝无可能让市场跌破3000点。而沪指二度破3000点让众多机构大跌眼镜,基金经理又开始疾呼“股市需要拯救”。

  事实上,去年基金披露三季报时,已经有多位基金经理认为股市出现了泡沫,也许有基金经理已经在怀疑A股的投资价值。但在绝大多数机构和个人都唱多A股的大环境下,个别基金经理仅有的一点怀疑也无法坚持,去年三季度里,不少基金仍然在不断加仓。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