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准基金非当务之急

发表日期: 2008-07-12 15:22:2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周迪伦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平准基金”的讨论很多。每逢市场非理性狂涨或非理性暴跌的时候,都会有人建议推出“平准基金”。在过去几年中,伴随着这种争论,也不时有人抛出“平准基金已经成立”或“平准基金正在买货”的判断,甚至有人会声称,自己已经发现了“平准基金”的运作路线,并且刚刚坐了“平准基金”一回轿子,小赚或大赚了一笔。

  对于这些怀有“平准基金情结”的投资者,我的建议是:在你希望平准基金入市扫货的时候,你也许就应该买进了;在你希望平准基金抛货压盘的时候,你也许就应该卖出了。但在现实的投资境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投资者一边希望平准基金入市扫货,一边在恐惧心理的驱使下抛出自己的股票;一边希望平准基金抛货压盘,一边却在贪婪心理的驱使下不断买入新的股票。

  实际上,即便没有一只国字头的“平准基金”,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中,多元的投资资金构成及多空双向的交易机制本身就形成了市场的自我制衡,使市场不至于过度非理性。所以,从去年的单边暴涨到今年的单边狂跌,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

  教训之一是,应尽早果断推出股指期货,建立A股市场的多空对冲机制。做空机制的建立是更大视野更大结构中的“平准”措施。虽然监管部门早在去年上证指数尚在2000多点的时候就释放出信息,要推出股指期货,但时至今日,依然迟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指期货的缺位应为过去两年暴涨狂跌的过山车行情承担相当责任。如果股指期货在去年上证指数3000点左右时推出,那么在市场内在的对冲机制的作用下,很难“非理性”地在8个月内上涨到6000点以上,当然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同样在8个月内“非理性”地狂跌58%的状况发生。

  教训之二是,应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市场力量多元化。就以眼前的情形而论,市场总市值为18.7万亿元,流通市值为7.5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约为2万亿元,基金规模和流通市值之比高达27%,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基金的市场行为几乎完全相同。作为过去10多年“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结果,公募基金的规模和比重是上去了,但过去一年多的市场运行状况已经清楚地表明,市场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公募基金的意志所“裹挟”了。

  在一个市场力量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各个看似不同的市场主体却有着大致相同的行为逻辑,大家对市场认识一致、判断趋同、操作相仿,必然导致看多的时候就集体“升值概念、银行地产、冲击万点、黄金十年”,等到趋势扭转的时候就又集体“内忧外患、宏观拐点、跌不言底、抛货套现”了。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推出平准基金,而是推出股指期货。只有在做空机制建立之后,A股市场已经积累了20年的“资金推动型的单边多头市场”才能有实质性改变,不同市场参与主体的市场行为才能够真正分化,“看空并做空”的市场价值才能够真正得以体现,才能避免类似去年基金在5000点之上依然疯狂买进股票的“发癫”行为。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