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风雨兼程这半年

发表日期: 2008-07-07 11:07:01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崔吕萍
  2008年上半年基金不完全报告

  公募基金:风雨兼程这半年

  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不仅是基民,就连媒体和基金公司也接受了基金“退烧”的事实。当某基金通过延长募集期才完成2.48亿元募资的事实发生在我们眼前时,很多人终于意识到300亿元募集金额当日售罄已成往事。当股市的潮水退去,人们发现,基金在裸泳。而发生在今年上半年基金业的风风雨雨,则值得大家清醒而理性地思考和借鉴。

  新“基”规模仅为去年的1/7

  据公开资料统计,截至6月30日,年初以来共有53只新基金成立,募集总规模为1634.39亿元,平均单只基金首发规模为30.83亿元。

  而去年上半年,新增证券投资基金29只,新增基金份额6380亿元,平均单只基金首发规模为220亿元,为今年最新数据的7.13倍。

  另有市场人士表示,中国基金规模半年缩水总计约8000亿元,重新回到“两万亿”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新基金的表现虽然已无法与去年相比,但总的来看尚未到最糟糕的时刻。根据万德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共有20只新基金成立,发行额共计1026亿元,平均单只基金募集规模51亿元左右。

  进入二季度,随着股市微弱的利好消息频频淹没在难以逆转的下跌走势,新基金陷入规模萎缩的“魔咒”之中。二季度,33只基金完成了密集的发行,但募集总规模仅为608.39亿元,平均每只基金为18.4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天治创新先锋基金还以2.48亿元的募集总额成为2006年以来规模最为袖珍的新基金,而交银增利A+B募集到的103.15亿元以及建信稳定增利募集到的59.67亿元,这两个在去年看来并不够突出的数字,却成为该季度其他新基金望尘莫及的募集规模。

  股票型基金半年回报率均不及格

  新基金发售遭遇股市“变天”,已成立的基金也难逃业绩打折的命运。根据最新一期晨星数据(6月30日)显示,今年前6个月,196只具备参考性的股票型基金中,总回报率无一例外地呈现负增长态势:54只基金总回报率在-40%以上,友邦华泰上证红利ETF以总回报率-50.49%排名第一;将风险控制最好的前10只基金总回报率也在-20%以上,其中,以投资中小盘股票出名的华夏大盘精选总回报率为-26.99%,东吴价值成长以-22.90%的总回报率摘得桂冠。

  在44只积极配置型基金中,6个月总回报率均为负值,其中融通蓝筹成长总回报率最低,为-40.47%;华夏回报基金总回报率最高,为-16.54%。

  在8只保守型基金中,其6个月总回报率也均为负。在已公布半年总回报率的41只普通债券基金中,13只总回报率为负。3只保本型基金不“保本”,总收益率均为负。

  货币市场基金成为半年来基金业的“一枝独秀”,51只基金总回报率均为正值,超过了债券型基金。

  销售举步维艰 15只基金延长募集期

  “买了基金的投资者都在经历净值缩水,没有买的人都在场外观望。新基金就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在谈到基金销售时,一位基金公司的市场部经理这样表示。据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包括中欧新蓝筹、新世纪优选成长、信达澳银灵活配置、国海深化价值、万家灵活配置、信双利优选、华富收益增强A+B、长盛创新先锋、东方策略成长、华富强债A+B、富国天成红利、信诚盛世蓝筹、益民多利、银河竞争优势以及天治创新先锋在内的15只基金延长募集期。

  而这样延长时间的结果,往往是帮助基金完成一个能够成立的最低规模。另外,为了远离清盘的威胁,也为了给投资者增添信心,今年上半年,一些基金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或者申购旗下某只基金。

  从目前来看,这样的做法并没有有效地提升行业的人气,相反,由于股市持续疲软,很多自购基金进场即被套,跟风进场的投资者也受到损失。

  资料显示,今年一二月份,长盛、摩根士丹利、华鑫、天治、益民、华商等基金公司先后大规模申购自家基金。三四月份,东吴、银河、东方基金都先后积极认购自家新发基金。

  “自购是我们的最后一张牌。”某基金公司营销总监表示。他同时告知记者,基金公司已经和各个发行渠道达成联盟,最大限度地给投资者认购基金提供优惠措施。“费率能打几折就打到几折,我们有没有奖金已经不重要了。”而记者从侧面了解到,很多基金公司的核心人物也都陆续参与到指挥销售的工作中来。“今年雨水大,我们很多工作都是在雨天进行的。雨是财的象征,真希望财如雨下。”在谈话的间隙,营销总监这样表示。

  基民坚信下半年行情反转

  与总回报率对应的是,今年上半年基金净值的缩水也让投资者头疼。

  据晨星数据显示,在全部196只股票型基金中,127只基金单位净值在1元以下,净值在0.5元区间的就有7只,其中天治核心这个袖珍基金的净值也很袖珍,仅为0.5387元;在44只积极配置型基金中,29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最低0.6元区间以内的有7只,诺安平衡基金以0.6499元排在倒数第一。

  “我实在受不了等待回转的煎熬,准备割肉离场。”面对基金交上的这份成绩单,投资者李小姐一脸无奈。早在今年1月份,她还在享受基金一周内赚了2000元的投资快乐,但随着行情的恶化,她的2.5万元投资金额最终缩水了六成。“看不见股指的底,还是早早离场吧。”李小姐这样表示。

  但是对于大多说投资者来说,离开并不是他们的首选。“我的基金净值刚刚缩水20%,现在就走真是不甘心,而且通胀这么严重,钱用在哪也逃避不了缩水,干脆由它去吧。但是我坚信行情在下半年就会回暖。”基民张先生持有这样的观点。他同时认为,如果有可能,基民还是应该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到什么时候也要记得分散风险。

  基金高管半年变动150人次

  股市“黄金10年”的呼喊声言犹在耳,但随着3000点“政策底”告破,股指朝着下一个500点关口泻去。赖其生存的“金边”职业也开始褪色,一些无法在基金行业中找回激情的基金高管选择离开。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118只基金陆续发布人事变动公告,涉及到的高管变动人数至少在150人左右。

  其中,仅二季度,共有30家基金公司下的38只基金公布了人事变动。 其中,离任、调岗以及增设新基金经理在内的人事变动为86人次。一季度,国内有80只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动的相关公告,其中有56只基金属于基金经理离任,14只基金属于基金经理增聘,均超过去年平均水平。

  “人挪活,树挪死。不改变一下,也许无法知道自己的潜力还有多大。”一位刚刚在新的基金公司找到自己合适位置的基金经理这样表示。而另一些基金行业的著名人物更愿意谈奉献。“我很讨厌人们把我的工作调动看成是利益的驱使,我们还是要谈奉献,如果人员优化配置能够使基金行业有个新的起点,我愿意尝试做更多的工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基金业泰斗级人物这样认为。

  还有部分已经离开基金行业的人士认为,这种看天吃饭的职业,让做它的人总有怨天尤人的感觉。“你没关注央行数据吗?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金融机构居民存款总额为19.41万亿元,与今年年初相比,回流银行的居民存款总额为1.84万亿元,居民宁愿将手中的钱存到银行,却不愿购买基金。没有人买基金,我的名誉和利益就都没有了。”一位已跳槽至银行的原基金内部人士这样表示。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