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人生 理财师的使命

发表日期: 2008-06-28 14:50:24  来源: 新闻晨报  作者: 张岱云
  股市得大病,基金打喷嚏。完成基金销售又成为"不可能的任务"了。这是老规矩。而曾让老百姓"放心"的银行理财产品,也频现"零收益"、"负利润"甚至还有被清盘的。理财,怎么"理惨"了?

  不久前在某市出差,到一家银行理财中心,AFP("金融理财师")递过咖啡,预测股市可能跌到2800点。他建议:今年买股票型基金风险太大,可用一半资金买他们正发行的某债券基金;另一半买部分该行月月打新股产品;再投一点他们一个与什么挂钩的保本产品,这样可"把鸡蛋分散在不同篮子里"。我想难怪如今偏股基金把人吓退了,理财师自己都在"先天下恐惧而恐惧",还指望非专业人群去"低位理性建仓"吗?作为专业理财人员,不要说财务规划六步骤,连客户的资金性质、风险偏好、预期回报等起码情况都不简单问一下,就把他们家"正在热销"的产品一股脑儿地塞给我,而全然不管这些产品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是否适合我。

  无独有偶,不久前我到一家熟悉的4S店,为汽车做常规保养,在客户代表的循循善诱下,竟然花去2000元。一位老驾驶员看到收费清单,笑我"被宰"了。那客户代表利用了我对专业4S店的信任,微笑着把超过60%可换可不换的产品卖给了我,做了一次相当成功的"交叉销售"。可他们因此降低了我这个"菜鸟"级驾驶员原先对他们100%的信任度。两者相比,不知孰轻孰重?

  换了和我驾驶经验差不多的普通投资者,期待专业机构、理财专家帮自己增加"财产性收入",却碰上"以销售为第一要务"的理财师,那损失也许就不止这点了。理财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其在银行的业务地位越来越重要,产品越来越丰富,营业环境越来越气派,业务人员名片上印的抬头越来越挺括。但我以为,不管在牛市还是熊市,有一课不能缺,那就是《理财师的使命》。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