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户理财签约不到20亿元 基金新业务客户难觅
发表日期: 2008-05-28 10:05:3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曹元
5月25日,国泰基金专户理财总经理助理梁之平向外界透露,公司近日已正式签署的一单专户理财委托金额达6000万元。此时距上次华夏基金4月9日签约1亿大单已经一个多月,在获得专户理财资格的28家基金公司中,加上国泰目前只有6家公司公布签约消息,更多的是洽谈中。
"签约客户的确很不容易。"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业务投资总监介绍,数月来,他不断和客户交流,虽然意向频频,但大多难以真正签约。
年初第一批基金公司获得专户理财资格时,市场给予了这块业务较高期望,预计年内专户资金会过千亿元,但现实却打击了这项新兴业务。据统计,目前披露的专户理财签约金额不到20亿元,为市场供血能力低于预期。
签约稀少
2007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今年1月1日实行,标志着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业务走上正规。2月18日,消息称鹏华、国泰、中海、易方达、南方、汇添富、嘉实、工银瑞信与诺安基金等9家基金管理公司成为第一批获准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基金公司。
3月初,包括广发、交银施罗德等在内的8家基金公司第二批获准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紧接着第三批基金专户理财资格陆续出笼。据统计,已获准专户理财资格的基金公司达到28家,占60家基金公司的47%。
当初市场乐观认为,依据海外市场经验,专户理财业务总规模大约是共同基金规模的1/10,是股票型基金规模的1/5。也就是说,专户理财有望为A股市场引入2000亿元至3000亿元资金,成为市场又一支"主力军"。
然而,数月过去,能够寻觅到有效客户并正式签约的公司寥寥无几。
3月底的一波签约潮曾昙花一现。3月25日晚,交银施罗德同上海一民营企业草签专户理财协议,披露金额近1亿元。随后易方达、中海、南方、华夏相继签到客户,其中某烟草公司委托中海基金管理的资金达到10亿元,为专户理财业务开展来的最大一单。这些签约消息鼓舞着基金公司。
但从4月中旬开始,基金公司再无专户业务突破的消息,直到5月26日国泰基金才打破了僵局。据统计,六家基金公司公布的专户理财金额不足20亿元,同预期相比大打折扣。
事实上,许多公司为专户理财已经未雨绸缪。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公司在这项业务上已经准备了2年,它是公司发展战略中的项目之一。"据介绍,该公司在两年前便成立了相关部门作为理财顾问代管一些企业的资金。获得专户理财资格之后,公司对该部门进行了扩充。
同时,该基金公司历史悠久,积累了非常有实力的客户资源,因此在寻找客户上应该是占尽优势,然而,公司总经理称还没有正式签约。深圳多家已获专户理财资格的大型基金公司都向记者表示,正在和客户商谈,还未签约。
普遍观望
有实力有人脉,是什么原因让基金公司难觅客户?
"市场不好"上述深圳某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业务部门投资总监称,"许多客户都在观望。"他认为,现在上下不定的行情是影响客户信心的最重要原因。
从客户角度来分析,专户理财吸引力有限。专户理财的客户可以分成个人客户和国企客户。一专户理财投资经理就称,5000万元的门槛对于个人客户还是比较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有钱人的确越来越多,但拥有5000万元资金放心交给基金公司的人还有限。"
他说,过去两年的牛市中,许多个人或者民企可以拿出500万元交给私募机构打理,但是愿意拿出5000万元则是有难度的。他认为,这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中国商人骨子里不太愿意相信别人"。
对于国企来说,劝说他们成为客户则更难。"若赔了钱,责任谁来背负是国企内部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上述投资经理称。
许多国企内部都成立了自己的投资部门,有自己的投资团队和牛市中积累下来的业绩,也很难立刻将资金委托基金公司。上海某大型国企财务投资公司负责人称:"我们是不会把资金给基金的,赚了钱不但要分成,还要交所得税。"
《上海国资》杂志统计认为,上海国有企业对专户理财大多持观望态度,并不如市场起初设想的踊跃。
在有效客户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家基金公司蜂拥专户理财,亦使市场形成买方市场,因此观望情绪更加浓厚。若券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正式开闸,对基金专户业务的竞争会更大。
即便如此,基金公司仍寄予该业务希望。大成基金总经理于华表示,"我们期望专户理财在今后3到5年的时间里达到200亿到300亿元左右。"
上述基金公司专户理财投资总监也称,随着专户理财业务成功案例越来越多涌现,财富效应聚集,未来前景还是可观的。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