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为何走“中庸”路线

发表日期: 2008-05-24 21:14:44  来源: 城市快报
  "红五月"为何不红?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比如汶川地震从天而降,周边股市调整,CPI反弹准备金率上调,浦发交行限售股解禁,融资融券没有时间表等。但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利空,不同的市场主体态度大不相同?

  无论汶川地震后游资狂炒灾后重建股振奋人气,"5•20"政策背景资金扫盘中石化、中石油力保政策底,还是散户网上号召锁仓的义举,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难以理解的是作为市场第一主力--公募基金,为什么在5月整体不作为甚至利用金融板块继续作空。

  如果说5月份市场处于整理阶段,拉抬权重股事倍功半,为什么对非权重股、尤其是小盘股的运作,也找不到公募基金的影子?笔者长期关注的一只公募基金重仓的PE30倍的中小板股,5月份向上波动10%,向下波动近20%,而这些波动都在公募基金的一年来的历史成本区以下。当然,公募基金重仓的煤炭股5月份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但煤炭股所占基金净值远不如银行股大,煤炭股做多的影响也远不如银行股做空的影响大。

  既然4月底管理层连出两道金牌利好确立了3000点的政策底地位,那么反弹行情的大小、热点板块的表现就完全由资金来决定。其实,随着市场的牛转熊,公募基金已从多头变为空头。道理很简单:牛市中公募基金做多是制度性做多,比如新基金3个月内必须完成建仓限制、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最低持股线限制。同样,熊市中公募基金作空是制度性作空。鉴于公募基金是以净值为基数提成管理费为生,当熊市中新基金发不出去,所以维持老基金净值现有规模避免大规模净赎回,就是公募基金的头号任务。

  "红五月"公募基金之所以整体不作为,也许因为维持不涨不跌的盘局符合目前公募基金的最大利益。至于公募基金异口同声认为4000点强阻力,是不是因为指数上涨到4500点-5500点比跌破3000点遭遇净赎回压力更大?单纯从历史经验推断,假如A股市场2008年整体低迷,或再进一步下跌,那么全年偏股型基金将有可能出现15%-20%的净赎回。以当前基金资产规模为基数计算也就是5000亿元左右基金资产;再假如A股市场经历一段低迷后重新走牛,并且达到目前绝大多数基金持有人基金持有人的成本线4500点-5500点之间,那么半年内的最大净赎回比例可能达到50%。以届时基金资产2万亿元计算也就是1万亿元基金资产将被净赎回。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