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47只基金发行

发表日期: 2008-05-12 00:00:00  来源: 证券日报  作者: 张胜男
  统计显示,今年已有47只基金发行,目前同时处于发售期的新基金就有14只之多。记得2006年11月6日那个时点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记者撰文《14只基金齐发 2000点探囊取物?》之后一周多,大盘攻上2000点,并毫无停歇之意,直取6000顶峰。今日,历史再度重演,市场能否也给面子?
  销售一线,新基金持续不断地获批发行,丝毫无法点燃投资者尘封的热情,银行营业网点的新基金无人问津,受关注度尚不如一些绩优老基金。刚刚结束发行的天治创新先锋股票型基金净认购金额为2.48亿元,创下了开放式基金首发规模的历史新低。同期,华宝兴业海外中国成长股票型基金首募4.63亿份,为迄今已成立QDII规模中最低者。看来基金发行有点儿悬。
  日前,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从各家银行网点大堂经理的尴尬笑容中,记者体会到现在的基金二字对于银行来说,犹如鸡肋。各式各样的新基金宣传彩页,银行工作人员都来不及或者不必要研究了,因为没有人有兴趣咨询,他们自己也无意推荐。
  “现在买基金的人很少了,新发的基本无人问津,买老基金的倒是相对多一些。”“我们这里近一周都没有买基金的。”“一天叫200个号,办理基金业务的估计10个都不到。”“前阵子大跌的时候,赎回的多,但补仓的更多。”“现在行情尚不明朗,究竟3000点是不是底部还不清楚,最好不要着急入市。”……这是从银行一线人员口中得知的情况。
  过去,办理基金业务的客户多到需要单独开设接待窗口;现在,单独开设的接待窗口前无人排队。看着曾经辉煌的金牛基金,现在纷纷跌破面值,“基金”二字成了投资者心头的痛。
  走访中,某银行营业部的一位大堂经理竟然闲得跟记者聊起天来,谈到基金不好卖的现状,他无奈地说:“基金销售这么冷淡,我们压力也大,今年一年的指标是一个亿,我一个人就得卖一个亿呀,在这样的市场,谈何容易。”“来咱们网点儿买基金的,都是住在周边的居民,还以老年人居多,咱不能骗人家呀,这回骗上当了,下回谁还找咱们?所以,市场不好的时候,行情不明朗的时候,就算自己完不成任务也不能给老百姓胡乱推荐。”记者亲见这位大堂经理劝一位老大爷少买一点儿,不要把钱全投进去,现在的点位是不是底部谁也说不好。要考虑到万一未来继续下跌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虽然生意冷清,但却促成了大家冷静思考,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走访中记者发现,银行工作人员的风控意识大大增强,在推荐基金的时候,普遍很少再提过往业绩是多么辉煌,基金公司实力多么强大,而更多的是问投资者,如果买入后,半年或者一年内都是亏损,你能否承受?这笔钱是否是你的“闲钱”?最多能承受多大的亏损风险?
  建行的客户经理说,其实对于老年投资者,我们尽量告诉他们不要把所有的钱都买基金,可以买些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嘛,虽然收益低,但起码保本,不至于让这么大岁数人成天脸红心跳的。
  兴业银行一位银行工作人员甚至奉劝第一次买基金的人说:“机会有的是,不要着急。”他提醒初入市者一定要想清楚,基金的申购赎回费用那么高,既然买了就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收益不到2%就赎回,实际是亏损的(按申购费率1.5%,赎回费率0.5%计算)。
  相比其他银行的门可罗雀,招商银行的某网点情况略有好转,还有三两个顾客在客户经理的桌前咨询业务,记者走上前才发现,是准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记者很不识趣地问道,现在买基金的人多吗?美丽的女客户经理尴尬的笑着说:有啊,不过买老基金的相对多一些。”记者死缠烂打地问:那新发的基金里面,哪个买的人比较多呢?”客户经理继续微笑着回答道:“益民多利基金相对买得多一些,毕竟这个是债券型基金,80%的钱都是投资债券的,风险相对小一些。对于初入市的投资者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信银行更是热情转移,当记者询问基金销售的情况时,工作人员回答了几句之后,话锋一转,说道:“其实现在买理财产品的人更多些,比如中信理财……收益表现都不错。”看来,基金难卖,已经让银行心寒。
  新一周,华夏和南方的新基金即将发行,不知这两大王牌基金公司的王牌基金经理出面,会否给平静的市场带来一丝躁动?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