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挑战老基金 专家:投资基金应“三分散”
发表日期: 2008-05-09 09:29:47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赵路
股市触底反弹,正处于密集发行期的新基金们也松了一口气。据了解,尽管目前的银行、券商渠道正在销售的新基金数量达到史无前例的16只(包括1只QDII),但比起之前的几乎无人问津,新基金的销售状况已有所回暖。
相对新基金,老基金同样具有鲜明的特色。在经历大跌之后,越来越多曾经的"明星基金"已打开申购,甚至不乏"打折销售"的品种,同样具有吸引力。新基金PK老基金,在眼花缭乱中,基民如何选择?
新基金
主要优势:建仓成本低
在下跌行情中,容易获得更为低价的筹码。专家表示,比起去年股市高峰时期,目前新基金的入市机遇无疑要好得多。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数据,4月底,A股平均市盈率为42.06倍,而去年10月的数据为68.29倍,半年内已下降近40%。
富国基金认为,今年二季度是基金最好的建仓时机,同样,也是最佳买入基金的时机。新基金建仓时间较长,为其在市场震荡过程中慢慢逢低吸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以为其今后的长期增长埋下良好的伏笔。
兴业银行理财师杨思凡表示,牛市当中新基金建仓成本较高,但在震荡市场甚至熊市行情中,新基金的建仓机会更好。不少基金经理也表示,震荡行情中,低仓位的基金运作较为容易。
主要劣势:流动性风险
购买新基金后,投资者的资金将被锁定一段时间,以方便基金运作。在专家看来,这会令基民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浦发银行 (600000)的郭剑认为,若A股后市继续下跌,购买新基金的基民将会比较被动。"新基金可能会面临无法赎回的局面,老基金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另外,全新的基金缺乏过往业绩的参考,往往会令投资者难以判断。"投资者只能根据该公司其他基金的表现,对新基金作大致推测。"招商银行 (600036)理财师郑莹表示。
老基金
主要优势:份额稳定,流动性好
基金逐渐走下"神坛",之前不少基金长时间"闭关",基民"一基难求"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记者统计,目前除了极少数基金(如华夏大盘)未打开申购外,大多数基金已在基民的可选范围之内。
"在我看来,没有任何营销动作的优秀老基金,也可以成为基民的选择。"郭剑表示。在不少专家看来,比起新基金,老基金份额较为稳定。另外,流动性较好、选择面广也是老基金的优势。
"新基金在封闭期结束时,很可能会经历一次份额的剧烈变化,再走向稳定期,这对基金经理的操作是不利的,特别是在目前这样敏感的点位,而老基金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据晨星统计,截至4月底,在近300老基金中,已有100多只净值低于1元。其中,净值最低的天治核心仅0.6755元,相当于"6折销售"。此外,7折、8折的基金也达数十只。无论如何,这些曾经卖1元的老基金"打折销售",赢得了不少心理上的优势。
主要劣势:仓位重,投资成本稍高
"不过,鉴于基金往往在市场扮演'死多头'的角色,老基金一般仓位比较重。若市场持续下跌,老基金的损失将会更大。"也有市场人士表示担心。
尽管在过去几个月中,不少基金抛售股、降低仓位以防范风险(例如博时、南方基金等),但还有不少基金保持高仓位运作(例如中邮基金等)。其中,既有一些基金本身风格较为激进的原因,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出于看好后市的考虑,以高仓位搏取更大利润。
此外,一般情况下,基民申购老基金的成本要比认购新基金高。据了解,老基金的申购费一般是1.5%,而新基金的认购费一般是1%。
专家建议
投资基金应"三分散"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个人高端业务总监、上海"十佳理财师"王翔表示,尽管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但A股市场已经进入安全边际较高的区域,对于今年的基金投资,投资者要注重资产、时点、区域这"三分散"。
首先,是品种选择上注意分散。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股债混合型基金的优势正在显现。统计显示,在过去5年时间中,市场经历了两年的震荡行情、两年的单边上涨行情和一年的单边下跌行情,其中,在2003年和2005年的震荡行情中,混合型(平衡型)基金的表现都优于股票型基金。而从5年的复合回报率来看,混合型基金也同样占优。
二是投资时点的分散。投资者应该从过去习惯的一次性买入、大笔申购,转为定期定额投入,以实现分散风险、聚沙成塔的目的。
三是区域配置上的分散。虽然从长期回报上,仍然看好A股市场,但是投资者不妨以10~30%的资产配置于海外市场。之所以强调区域配置,是因为刚刚过去的3月,上证综指经历了20%的大幅下跌,但海外市场却出现了企稳现象,QDII基金的净值距最低点回升了10%以上。随着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明朗化,市场资金面回暖,这些资金仍然需要寻找投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具有高成长优势的新兴市场可能会率先有所表现,全球配置是分散单一市场风险的良好选择。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