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逐鹿 股权投资市盈率节节走高

发表日期: 2008-04-28 00:00: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赵彤刚,王光平
  □本报记者 赵彤刚 王光平
  私募股权投资市场(PE)诱人的回报,吸引了众多资本蜂拥而入。在外资机构、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信托、银行以及新加入的券商等各路资本追逐下,股权投资市盈率正水涨船高,由此引起的行业局部泡沫需要冷静对待。
  各路资本蜂拥而入
  上月,证监会宣布,将适度扩大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试点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向证监会申请开展直接投资业务的试点。去年9月,证监会允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率先开展直接投资业务试点。“券商凭借研究以及项目源的强大优势,将逐渐成为中国PE市场的主要力量。”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商业银行也期待在PE市场分得一杯羹。此前,权威人士表示,将探讨商业银行是否适合做产业基金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并期待在今年有大的突破。“中国的PE要有大的发展,如果主要依托机构投资者的话,那么商业银行开始投资PE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决定性事件。”业内有人士也表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收购信托公司等形式进行间接投资。此前,信托已开始涉足PE业务,如中信信托、深国投等多家信托公司都推出了私募股权投资产品。
  政府资金和大型企业集团也积极加入到PE市场中来。有关统计表明,在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中,来自政府资金的比例在2007年提高至34.57%,另有36.37%的资金来自于大型企业集团。2006年,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在天津设立,开启了中国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的先河;此后,包括广东核电基金、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等5家投资基金获批。业内人士预计,人民币基金将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一直以来,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占据着主导角色,如软银赛富、红杉资本、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等,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佼佼者;另外,凯雷、KKR、黑石等国际PE巨头也在抢滩中国PE市场。
  不过,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火热,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开始迅速发展。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07年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排名显示,本土创投机构已进入收获期,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等几家本土创投跻身中国创投前10强。
  众多机构的积极参与,使投入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资金不断增多。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内外资风险投资机构所管理的投资中国内地的风险资本总额高达1205.85亿元人民币,2007年投资总额超过398亿元。
  市盈率节节走高
  吸引各种资本蜂拥而入的,是高额回报的诱惑。全球范围内过去十年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回报均达到30%以上,而中国这一数字更高。据测算,中国2007年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的平均年收益率水平达到50%以上。如阿里巴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高盛8年的投资回报高达500多倍;巨人网络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巨人投资3年回报率达200倍。
  各类资本加入到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使得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多集中在比较好的少数公司,行业内部竞争逐渐激烈,甚至出现了“哄抬物价”的现象。业内人士指出,2006年时内地股权投资市盈率一般在5至8倍,2007年则达到了12至15倍,今年有的投资价格已高达20倍市盈率,有的甚至超过25倍。
  但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今年以来全球共有200多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被搁置。而A股市场新发股票市盈率也有所下降,4月份,新股金钼股份发行区间对应的市盈率区间为15.79倍至17.44倍。这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PE的繁荣很可能是一个泡沫。”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指出。一项调查也显示,有11.5%的投资者认为目前风险投资行业已经过热,出现泡沫;46.2%的投资者认为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出现偏热的现象;虽然超过一半的投资者认为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将平稳增长,但也有超过17%的投资者认为可能会出现泡沫。通常公司上市前的价值和上市后的价值有非常大的差异,并且在越不成熟的市场差异越大。而中国现在正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很多资金投入私募股权市场,实际上是当作投资二级市场,并不是关心企业的业绩增长,而是关心套利。但在创业板没有推出的情况下,有很多创投企业并不能上市。如果在没有效益的情况下企业倒闭,也会造成创投倒闭。“现在已经上市公司中的70%以上并不符合私募股权投资真正增长的概念,PE热需要冷思考。”上述资深人士坦言。
  吸取海外市场经验教训
  毫无疑问,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面临很大发展机遇。优势资本合伙人吴克忠指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机会来自于中国GDP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产生了一些30%至50%高速增长的企业。他指出,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集中投资在IT技术、通讯或者媒体、TMT行业,“成熟的产业在国外很难介入,回报率非常平均,要有一个好的回报非常困难。”
  相反,大多数产业在中国都是非充分竞争的,这意味着在很多地方有投资机会。“美国市场现在的消费状态是,每一个行业、每一种产品都有两到三个主要的生产厂家来主导80%的市场;而中国的生产状态是,每一个行业最主要的生产厂商或者销售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多都不超过1%。”吴克忠表示。
  同时也要看到,到目前为止,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渠道仍不通畅。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够健全,企业上市门槛高、渠道狭窄的局面依然存在。而退出渠道狭窄,也制约了本土PE的发展。
  此外,各路资本的竞争也导致现存的基金规模过小,未能发挥规模效应。君盛投资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廖梓君认为,由于前两年的赚钱效应,大部分国内本土的投资机构都在做自己熟人的生意,并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现在我们的股权市场是非常初级的阶段,既没有产业的高度,也缺乏强有力的金融体系支撑,更缺乏合格的投资者。”
  因此,本土管理机构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也要克服急功近利、传统的想法,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设,真正扎扎实实地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规划和探讨本土股权私募基金发展,可以参照海外的成熟市场,吸取他们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教训。”廖梓君表示。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