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PE该如何监管?

发表日期: 2008-04-25 13:20:04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贾林男
  曹文炼提出了对股权基金"抓大放小"的管理思路---对已经存在的小机构,不可能也没必要管,至多采用备案的办法管理,这是受对创投企业管理的启发

  56岁的方风雷托起眼镜,习惯性地搭在光光的脑门上,环顾台下,继续发表演讲:"都说中国的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成熟,我觉得不是市场不成熟,而是监管不成熟。"他的观点很鲜明,如果中国PE行业能够按照市场化去运作,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

  这一幕发生在21日的"第一届长三角洲地区金融论坛"。面对方风雷直截了当的观点,国内PE政策的制定者之一,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曹文炼回应,民营资本很难真正做一个合格的LP(有限合伙人),"还是应该先学会做有限合伙人,再做一般合伙人(GP)。"他说。

  一位是投资业界叱诧风云多年的江湖老手,一位是在该领域工作二十多年的政策研究者与制定者,当日的论坛,正有如高手过招,语不惊人,却饱含深意。但无论如何,两者的基本思路还是一致的,正如曹文炼所说,对于方风雷的观点他并没有太大分歧:"市场化的方向都是一样的,只是在步骤上有些差异。"

  管制和市场的边界在哪里?

  方风雷被认为是国内最好的投资银行家之一,日前"转身"做起了PE。去年11月,他开始着手厚朴基金(H opu Fund)的筹建,该基金规模达到20亿美元,与此同时,他还在苏州成立了另一只独立的本土人民币基金---首期50亿元的产业基金中新基金。

  论及在中国发展PE难点,他表示中国的股权投资基金长期被称为产业基金---这是一个有着政府背景,支持产业发展的一个称谓。

  "国外的做法是分开的。"方风雷说,美国也有很多国家需要有导向的,比如房地产基金这样支持产业发展的,还有一部分就是市场导向了,其做法是充分让管理人发挥作用。

  方风雷认为,比如中国水务基金、环境基金、中国核电基金都是以国家主体来搞,"这是没问题的",但我们急需发展的就是市场化金融性质的基金,"这个东西应该由市场搞。必须得市场化,按十七大的精神也应该叫'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曹文炼对此做出回应,他认为这也是我国监管体制比较有争议的地方,"管制和市场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没有取得社会上的共识,这个产品就比较难发展起来。"

  如何"放小"

  从个人观点来说,曹文炼也是市场化导向的支持者。日前他在接受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主办的《资本交易》杂志采访时,提出了对股权基金"抓大放小"的管理思路---对已经存在的小机构,不可能也没必要管,至多采用备案的办法管理,这是受对创投企业管理的启发。

  在文中他提及,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基金算做"大的基金"。

  他表示备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进行必要的年检,监督其投资方向、投资运作是否规范,按照十部委的创投规定,不能炒股票、不能搞房地产;二是在网上公示:在发改委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备案企业的主要信息有公示,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三是自愿备案的原则,凡是愿意遵守规范运作,希望发展壮大,成为国内领先的基金,都会主动要求备案,他们本身也愿意接受监督。

  何谓"抓大"

  所谓"抓大"的含义,曹文炼表示,一方面是指对资金规模而言,抓募集资金规模较大,比如说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有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社保基金、国有企业参与投资的基金。"现在有关监管部门还不允许这些机构过多地涉入股权投资,仍然实行比较严格的审批制度。"此外,曹还表示,国内机构投资者对这类金融产品的风险把握,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

  另一方面,"抓大"更重要的是抓促进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些大事。一是抓培育市场化的管理团队,这是最重要的;二是要统一有关部门和监管机构的认识;三是要对机构投资者进行教育。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