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一拖多”愈演愈烈

发表日期: 2008-04-21 11:04:57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程俊琳
  人才匮乏问题日益凸显,新基金多由"老面孔"掌舵基金经理"一拖多"愈演愈烈

  今年以来,证监会批准了42只基金。记者发现,不少新发基金仍由老基金经理担任。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已经发行的13只股票型基金中,有10只的基金经理同时管理着两只甚至三只基金。

  新发基金老基金经理上任

  资料显示,今年以来14只新批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有13只基金经理已经确定,而这1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中有10只的基金经理同时管理着2只甚至3只基金。如目前已经建仓的南方盛元红利的两位基金经理陈键和蒋朋宸,他们除了共同管理这只基金外,陈键还管理着基金开元,而蒋朋宸也同时管理着南方隆元。更有基金经理甚至同时管理3只基金,如东方策略成长的于鑫,他除了管理这只新基金外,同时管理着东方精选和东方金账簿2只基金,另一位基金经理付勇除了和于鑫共同管理东方策略成长外,也还管理东方精选基金。

  基金经理同时管理2只甚至2只以上的基金,这在基金业中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今年以来的专户获批、基金发行加快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原本就人才匮乏的基金公司不得不拨出人才去管理专户,以求有好的业绩来使专户的业务得到发展,同时新基金发行又在加速,基金公司也不想错过这次的发行机会,所以才会造成基金经理人才不足的情况。

  基金经理也流行"挂职"

  据个别基金公司透露,事实上即使是目前在运作的基金业存在着文不对题的现象,基金经理挂职实质上却不参与基金的运作,这更给只看基金经理的基民带来不小的打击。有意思的是,记者了解到,这种基金经理挂职现象由来已久,因为公告滞后等原因,一般基民很难知悉。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这些老基金经理过去的成绩单都比较漂亮,在基金发行遇冷的情况下,明星基金经理能够吸引一部分的基民粉丝,从而达到营销的需要,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基金公司人才缺乏的无奈之举。

  据悉,2007年基金经理离任比例高达近40%,平均任期不足18个月,短的只有几个月,面对这样的事实,今年以来各基金公司为了留住人才也是各出奇招---诺安基金公司通过股东让渡部分利益让基金公司骨干员工购买旗下基金,申万巴黎基金基金公司也启动企业年金计划,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留住公司内部的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动性。但留住的人才在面临4个月获批42只基金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不少基金公司只好让老基金经理上任新基金,从而形成了市场上新基金老面孔的状况。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