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密集发行的背后

发表日期: 2008-04-09 00:00: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余喆
  □本报记者 余喆
  《左传》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年以来,新基金的密集发行似乎也循着这样一道轨迹,其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呈边际递减之势。基金发行也回归常态,不再被市场加以各式各样的“解读”。
  实际上,春节之后新基金的密集发行是在为去年“积压”的基金“还债”。去年A股市场快速上涨的过程中,资金推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监管层不得不通过控制基金发行节奏为市场降温,同时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然而,长期以来,A股市场在国内投资者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政策市”思维。去年三次长时间停发新基金,使基金发行节奏在这一思维定式的指引下被市场视为监管层政策导向的信号,也给基金发行这一原本市场化的行为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毋庸置疑,新基金发行的确会对市场的资金面产生影响。从很大程度上讲,去年三季度的蓝筹行情正来自新基金大规模建仓的推动。然而,随着股市自去年末以来持续调整,基金的财富效应迅速降低,老百姓“借基入市”的热情也一落千丈。这在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颇受冷遇中也得到体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今年共有14只新基金募集成立,但仅有2只规模超过百亿,其中最大的易方达科讯也只有140亿的规模。这和去年新基金发行动辄首日即超百亿,不得不进行比例配售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在市场逐渐走低的情况下,新基金成立后必然会以谨慎的心态进行建仓,这也和市场的期望相去甚远。
  在此背景下,尽管尚有多只基金将陆续发行,但新基金发行对资金面的影响已逐渐降低。新基金大量获批的政策导向色彩也日趋消散。而经过这段时间的密集发行,未来新基金审批速度也将逐渐回归到正常状态。
  业内对基金发行有句通俗的概括:“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事实上,去年基金发行高峰时面世的新基金由于不得不在估值高企的市场中建仓,业绩表现并不出色。而当市场已经回落到3500点左右的位置,动态市盈率也降至20倍以内的时候,对于投资者来说,或许应该重新考虑基金的投资价值。“在大家贪婪时恐惧,在大家恐惧时贪婪。”巴菲特的话或许能为此作出最佳注脚。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