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仓”出海跨境监管成难题
发表日期: 2008-03-11 00:00:00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卢荣
自从转移阵地之后,内地一些基金经理的老鼠仓便有了很多新玩法。第一种,便是设计大盘蓝筹股的A+H联动。通过设计“拉动A股蓝筹-H股联动-对应‘权证’大涨”的过程,在香港权证市场实现暴利。
第二种形式,利用内幕交易在香港权证放大获利。部分机构提前得知A股利好消息,便通过香港市场,大量买入该A股权证。
第三种形式是利用QDII跨境建立老鼠仓。
记者获悉,近期香港市场大幅震动,导致内地很多豪赌香港权证的投资者亏损严重,而这其中不乏公募基金的明星经理。随着银行、基金、券商QDII产品的发行,部分内地基金经理买卖香港权证引发的“另类老鼠仓”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并引发了监管层对跨境监管的担忧。
转移阵地
国内某券商董事长日前向记者透露,引起监管层隐忧的原因,并不是某几位投资者的亏损,而是在新形势下基金经理的合规操作问题。“基金经理是否有利用内幕消息到香港炒卖中资股票?基金经理是否会跨境建立老鼠仓?这些新问题对现行的监管政策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位董事长坦言,这才是监管层关注重点。
大陆某知名基金经理对记者说,上投摩根唐健事件之后,一些基金经理开始将阵地转移到了香港,这不仅是因为港股直通车的消息公布之后,香港市场的未来前景引发了投资界的无限遐想,而且衍生产品相当丰富的香港市场远比大陆市场要好玩的多。“同样的一则内幕消息,到了香港市场就可以利用其权证进行杠杆放大数十乃至数百倍。”
这名基金经理对记者说,以近期的江西铜业为例,如果在1月15日下午买入江西铜业,在香港市场大量买入江铜权证,希望通过权证的杠杆效应获取暴利的话,则这次投资将让许多人损失惨重,江西铜业1月23日国内A股市直接跌停,而香港权证则是直接下跌87%。
据悉,这一役,让很多的内地投资者损失惨重,而此前的他们,则是赚远大于赔。在港股直通车消息公布后炒作的高峰期,未开立港股账户一度成为内地投资者落伍的标志。
“老鼠仓”现另类变异
“基金经理炒卖香港权证亏损的消息已经不是新闻。”国内某券商香港公司的总经理对记者说,近来香港权证市场的巨幅波动,已经让很多认为“香港市场好玩”的人濒临破产。
该总经理告诉记者,近期炒权证亏损的消息,就像去年年底炒中石化权证月翻数倍一样多。据悉,去年有一些投资机构在获知中石油回归A股的消息之后,便提前开始做好了港股权证的布局,其后利用自己管理的基金不断拉高中石化的A股股价,通过A+H联动进而影响H股的权证价格,并通过权证的杠杆效应放大实现暴利。
据内地几位基金经理介绍,自从转移阵地之后,内地很多基金经理的老鼠仓便有了很多新玩法。第一种,便是设计大盘蓝筹股的A+H联动。通过设计“拉动A股蓝筹-H股联动-对应‘权证’大涨”的过程,在香港权证市场实现暴利。
第二种形式,利用内幕交易在香港权证放大获利。部分机构提前得知A股利好消息,便通过香港市场,大量买入该A股权证。
第三种形式是利用QDII跨境建立老鼠仓。据悉,这是监管层目前最担忧的事情,也可能是内地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经理炒香港权证亏损严重引起监管层关注的重要原因。其表现形式与国内老鼠仓一样,只不过建仓地点换在香港或者其他市场,基金经理个人先行建仓,机构再买入抬高股价,然后个人先行出货。
跨境监管成难题
深圳某基金经理指出,“基金经理豪赌香港权证亏损”貌似是个人事件,貌似不违反监管层的现有法律框架,但其实不然。该基金经理指出,首先港股直通车尚未开通,内地投资者还不可以直接到香港以及其他市场炒卖股票及其他衍生产品。基金经理在香港炒卖权证本身就违反了大陆的外汇管理规定;其次,基金经理的收入来源存在合法性问题。第三,这将严重影响基金行业的形象,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信任危机。
广东知名律师、南方福瑞德律师合伙人张健良律师则指出,无论是基金经理豪赌香港权证亏损,还是老鼠仓的三种另类变异形式,都可能涉嫌证券法的“利益输送或者内幕交易罪”。
为此,有专家认为,这凸显了监管层跨境监管的漏洞和新形势下监管工作的新难题。在整治国内基金公司的老鼠仓问题上,监管层已经建立了包括针对投资管理人员家属在内的综合防范体系,但是面对香港或者其他市场,监管层该如何进行跨境监管,确实是一个极富挑战的难题。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