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自己的基金才是好基金

发表日期: 2008-03-06 16:35:1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近一阶段,针对资本市场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一批新基金纷纷得到上市的许可,开始进行申购。据统计,2月底至3月初,基金市场至少有6只新基金发行。另一方面,随着大盘的调整,众多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单位净值大幅走低,很多手持五星基金、四星基金的基民也存在基金市值缩水的情况,甚至有很多偏股型基金的单位净值已经跌破1元的发行面值。因此,计划在近一阶段逢低建仓的基民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选择以往业绩较好、目前正亏损的明星基金?还是选择拥有明星基金的实力型基金公司发行的新基金?

  震荡期选新基金

  据了解,最近成立的10家股票型基金包括:上投摩根亚太优势、长盛同德主题增长、南方隆元产业主题、嘉实优质企业、华夏行业精选、国泰沪深300、易方达科讯、国投瑞银稳定增利、大成景阳领先、工银瑞信全球配置。业内人士分析,新基金的扎堆发行是资本市场回暖的标志。

  从去年10月份下旬开始,股市开始进入漫长的震荡调整期,随着基金净值的不断下跌,基金百分之百年收益率的成绩早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基金市值的大面积缩水。前不久,大部分偏股型基金的半年收益率纷纷跌破"零"界限,出现负值。投资者对基金市场失去信心,面对刚刚发行的几只新基金,很多投资者热情大减。

  与老基金相比,新基金的发行价格为1元面值,同样的资金,购买新基金能够买到更多的份额。同时,新基金的认购费率也比较低,一般情况下,新基金的认购费率是1.0%%,而老基金的申购费率是1.5%%。因此,申购老基金要额外多付0.5%%的费用,在投资的成本上,新基金更具优势。

  一般一只新基金的建仓期在3~6个月,如果建仓期间市场下跌,新基金可以减缓建仓节奏,可以规避短期市场下跌的风险。另外,新基金刚成立,基金经理可根据市场最新走势及投资热点来选择投资品种,构建投资组合这方面比老基金更胜一筹。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股市正处于震荡调整的阶段,原则上说更适合新基金逢低建仓,不过购买新基金的投资者也将面对一定的流动性风险。也就是说,购买新基金就意味着,在建仓期间,投入的资金处于"冷冻"状态,如果在这段时期内市场状况不好,投资者只能"坐视",无法赎回。

  上升期选老基金

  相对而言,新基金的劣势正是老基金的优势。首先,老基金不需要再建仓,当新基金正忙于建仓的时候,老基金仍能够根据市场行情投资运作,获得收益。尤其是在处于上升阶段的牛市,在至少三个月的建仓时间内,足够老基金在市场上赚一大笔了。而这段时间里,投资者认购新基金的资金几乎不能获得收益。因此,在上升的牛市中,投资老基金更划算。

  一般来说,老基金有较长的投资记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投资风格,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手法,可以作为投资与否的可靠依据,因此,老基金可靠度更高一些。而新基金因为刚刚成立,投资者很难取得理性的判断,投资者只能根据相应基金公司的业绩来衡量,或者参考相关基金经理以往的经验和成绩。

  很多投资者认为净值越低的基金升值空间越大,净值越高的基金发展前景越小,因此,这些人更愿意投资净值只有1元的新基金,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理论上讲,基金净值的高低与基金未来的收益没有绝对关系,同样是10000元,购买新基金可以认购1万份,如果购买一只净值为2元的老基金,可以申购5000份,当两个基金同时上涨5%%的时候,新基金每份上涨1×5%%=0.05,10000份收益是500元;老基金每份上涨2×5%%=0.1,5000份收益也同样为500元。

  专业人士分析,对钟情于老基金的新基民而言,可以选择刚刚进行大比例分红或分拆后的绩优老基金。经过大比例分红后,原来在两元以上的老基金净值大幅下降,投资者购买的价格也相对便宜。同时,老基金分红后能够吸引大量增量资金,使得基金的规模得以扩张,基金经理操作的空间如同新基金一样宽松,既可以顺应市场趋势进行新的投资布局,也可以短期内回避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适合的基金才是好基金

  新基金与老基金各有优缺点,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基金。无论是新基金还是老基金,最适合自己的基金才是最好的基金。

  根据投资基金的一般规律,首先,投资者要确定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然后再具体选择基金。在选择基金品种的时候,投资者要了解该基金公司的股东结构、历史业绩,是否在一定时间内为投资者实现过持续性回报,其服务和创新能力如何等。

  其次,需要了解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水平如何,操守如何,应该成为是否购买某只基金的重要参考指标。有专家认为,如果一只基金能够连续3年以上将业绩保持在同类型基金排名的前1/3之内,基本上就属于可以信得过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

  第三,要了解基金产品的具体情况,如基金品种属性,是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还是偏重于资金安全的保本型基金等,还要了解基金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目标、资产配置等。如果难以确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做基金的投资组合,将风险高、中、低品种搭配购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率。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