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主权基金爱恨交织
发表日期: 2008-03-01 10:40:03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尚军
欧盟委员会2月27日就主权基金提出一项政策建议。在西方国家日益对主权基金保持警惕的今天,欧盟的政策走势尤其引人关注。
纵观整份政策文件,欧盟委员会对主权基金大体持欢迎态度,主张投资开放,拒绝动用立法手段约束主权基金。但建议同时主张,欧盟应当合力在国际范围内为主权基金制定一套自律守则,以加强主权基金运作的透明度和内部治理。
欧盟激辩主权基金利弊
欧盟委员会在建议中指出,外国主权基金并非新鲜事物,它们已经在欧盟内部市场存在了近50年,并且一直没有带来问题。随着主权基金近些年来规模日益壮大,对外投资渐趋活跃,它们才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3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主权基金,掌握的资金规模约为1.5万亿到2.5万亿美元,这些钱大多来自这些国家积攒的财政盈余或外汇储备。
主权基金有别于其他投资工具的最大特点就是资金来自国家,由此引发了外界对于主权基金投资动机的猜疑。一些西方国家声称,主权基金可能会被用来为一国的战略利益服务,其投资决定有时并非纯粹出于商业考虑。
这种心态因全球经济失衡而有所加剧,因为主权基金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和外贸盈余有关。一些处于逆差状态的西方国家早已对贸易不平衡心存不满,自然容易迁怒于主权基金。
但欧盟委员会认为,主权基金投资对于接受国来说,提供的是机会。由于主权基金的投资战略通常着眼于长远利益,它们对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的金融市场动荡中,主权基金帮助缓解了西方金融市场普遍遭遇的信贷紧缩和融资困难。
此外,由于主权基金投资范围广泛,并不像一国外汇储备那样集中于美元资产,因此有助于提高欧元在国际投资中的份额,从而提升欧元的国际地位。
力推全球自律守则
正是因为看到主权基金带来的好处,欧盟委员会主张对主权基金保持开放态度,反对采取立法手段或其他限制措施,而是要求主权基金实行自律。
先前,欧盟内部曾有人提议要效仿美国,组成一个“欧盟外资审查委员会”,或建立一套全欧盟范围的外资审查机制。欧盟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也曾建议,可在欧盟层面上套用“金股”制度,以防外国主权基金控制欧盟的战略性产业。所谓金股,通常是指赋予持股人对公司重大事项享有否决权的特殊股份,常被政府用来防止关乎国计民生或国家安全的企业发生不希望看到的变化。
欧盟委员会的建议则认为,这些做法都不可取,因为它们有违欧盟致力于投资自由化的努力,只会招致对方国家的回击,于欧盟而言得不偿失,而且欧盟及成员国层面上现有的一些制度能够打消对主权基金负面影响的担忧。
欧盟内部仍存分歧
欧盟委员会的建议将提交3月中旬召开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审议,但各成员国能否以此为基础形成统一立场还是个未知数。
目前,欧盟内部在主权基金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部分成员国持相对保守立场,而英国等其他国家则对主权基金持更加欢迎的态度,反对过于严格的监管。欧盟委员会之所以出台建议,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希望在主权基金问题上形成欧盟的统一立场。
建议说,主权基金作为一个全球性议题,寻求多边解决途径比单个国家行动更合适。无论是在目前的多边努力下,还是在与主权基金所属国的对话中,统一立场也有助于实现欧盟利益的最大化。
而且,欧盟内部市场是建立在开放和非歧视性原则基础上的,为了保证其有效运作,需要统一立场,如果成员国各自为政,将造成欧盟内部市场支离破碎,有损整体利益。
不过,尽管欧盟委员会威胁说,对于个别成员国的“单干”行为,欧盟委员会将依据职权进行审查,但德国经济和技术部27日已经表示,欧盟委员会的建议不会影响德国政府出台新立法,以保护一些敏感产业免受外资并购。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