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流入放缓 QDII流出加速
发表日期: 2008-02-16 14:48:43 来源: 经济观察报 作者: 申兴
“QDII政策未来肯定会继续大力推行。而2008年QFII实际利用额度不会有很大的增幅。”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认为。
理柏中国基金市场2008年1月份月报显示,QFII基金在2007年全年净赎回趋势明显,而今年1月继续出现净赎回。
QDII的发展则与之形成鲜明对照。中金、工银瑞信、招商银行等机构QDII产品持续发行,其他机构也不断获批QDII资格和额度。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公开表示, “QDII不会仅限于目前这些基金公司,会有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走出去,这是一个战略安排。”
嘉实基金的研究报告指出,预测在未来的六个月内,各类机构QDII额度有望再增加700亿美元。
QFII流入放缓
QFII制度自2002年推出至今,已有的50多家QFII现持有证券资产市值近2000亿元人民币。
2007年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将QFII投资总额度从100亿美元扩大至300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人士对于新批额度态度谨慎,表示会根据不同情况把握落实QFII新增额度的审批节奏。
“将新增的200亿美元额度变成20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认为, “面对目前如此高市盈率的股市,QFII对新增额度是否普遍有兴趣也是一个问题。”
事实上,面对市场的大幅下跌,QFII基金的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继续保持谨慎态度,一部分资金已经回到了香港市场,甚至还有卖出额度的行为出现。
理柏中国的研究数据显示,从获得全年规模数据的7家QFII基金看,截至2007年11月末全年净赎回额约22亿美元;同样从已经获得的2008年1月末基金资产规模的三只产品看,QFII基金继续遭遇净赎回,其中,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净赎回约2亿美元。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指出, “如果海外投资者判断A股存在高估的话,相信QFII实际利用额度不会有很大的增幅。但也有可能中国监管层会扩大QFII投资的范围,如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可能会吸引到一些外资增加QFII额度。”
采访中,瑞银和摩根富林明等QFII机构都表达了希望参与期货市场与IPO等领域投资的浓厚兴趣。而一些尚未取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如韩国友利投资证券、韩华证券、韩国未来资产证券等机构都希望获得QFII资格。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却有人想出去。一家已取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基金经理的说法颇具代表性, “我们感觉现在A股可以投资的股票并不多,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费类的一些股票,不过一旦高估我们随时会减仓。”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更明确指出,香港包括H股的内地概念股相对A股较具吸引力。
QDII流出加速
虽然起步远比QFII晚,但QDII的势头远比QFII强劲。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QDII所使用的额度就超过了QFII,实际汇出资金达到286亿美元。 “如果说QFII为A股市场引进资金挖了一条小水沟的话,那么QDII为国内资金的外流开了一道闸门。”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认为。
李晶预期:至2008年底,内地通过QDII流到世界各地投资的金额将达到900亿元人民币,当中300亿至350亿元人民币会流到香港。
工银瑞信基金渠道营销部总监秦红表示, “QDII这种海外投资产品将带给组合投资全新的方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
嘉实基金在2007年底的一份报告中认为,参照日本等相似地区的情况推算,国内QDII、港股直投的资本流出规模将在500亿到1300亿美元之间。此外,估计在未来的六个月内,各类机构QDII额度有望再增加700亿美元。
据了解,国家外管局下一阶段将会进一步拓宽境内居民的境外证券投资,扩大QDII对外证券投资的规模,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内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力,提供更多满足境内投资者需要的多元化产品。
这与大批期待国际化的国内金融机构的想法不谋而合。包括南方基金总经理高良玉、易方达总裁叶俊英在内的多位基金高管对本报表示,QDII业务将是其2008年重点发展的业务。而多家实力机构如博时基金、广发基金、国信证券等还正积极申请QDII业务资格。
“QDII不会仅限于目前这些基金公司,会有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走出去,这是一个战略安排。”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公开表示。
在对第一批基金QDII表现不佳反思后,证监会在一份下发基金公司的文件中明确指出,未来QDII产品可以同时投资于国内和国外市场,意味着将来QDII的投资范围会扩大,投资方式将更加灵活。
而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私下透露,尽管存在短期净值表现不佳的尴尬,但开弓没有回头箭,QDII是中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