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财富基金需要什么样的透明度
发表日期: 2008-01-30 09:34:3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高洁
去年,主权财富基金忽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对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的讨论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其实,主权财富基金早在1956年就已经存在,为何平平淡淡几十年,直到最近才引起关注?这主要是由于石油等能源价格的上涨使中东石油出口国收入剧增以及亚洲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急剧积累,纷纷成立主权财富基金所致。
据IMF统计,2007年主权财富基金拥有的外币资产估计在1.9万亿至2.9万亿美元之间。高于对冲基金管理的1万亿到1.5万亿美元的资产。面对如此快速增长的庞大主权财富基金队伍,一些国际上的研究机构和政府智库立即着手研究主权财富基金的跨境资产配置可能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的变化及应对措施,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透明度问题。
美国政府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Truman专门撰文,提出了一套主权财富基金的最佳行为准则,包括结构、治理、透明度和责任度、行为四个分值不同的要素,并据此对28个国家的32个主权财富基金进行评分。将透明度与责任度的内容概括为报告、投资和审计三个方面。评分结果显示,获得最高分值的是新西兰的主权财富基金,为24分;最低分值的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一只基金,为0.5分,平均分值为10.27分。高于平均分的基金有14只,低于平均分的基金有18只。
其实,近来引发广泛关注的不是主权基金的历史或规模,而是其不透明性或者说神秘色彩。渣打银行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有些主权财富基金的透明度非常高,如挪威、新加坡淡马锡、美国(阿拉斯加)、马来西亚、加拿大(阿尔伯达)和阿塞拜疆,这些主权财富基金向公众披露其规模、已实现回报率和投资组合的详细情况。有部分主权财富基金的透明度很低,如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文莱、委内瑞拉、阿曼等。
主权财富基金到底需不需要对外透明,值得研究。对于许多主权财富基金来说,更倾向于不透明。不透明才能使自己在投资中处于一种更安全的状态。国际市场的投资运作不乏各种陷阱,对于没有投资经验的投资机构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角逐中的牺牲品,如果对外公布投资意向,必然会成为觊觎的猎物。因此一般都认为,主权财富基金有权决定是否透明及透明的程度。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不透明会引发很多弊端:
首先,不透明会产生国家保护主义。对于主权财富基金背景下进行的种种并购活动,一些国家开始以“国家安全”为名,对敏感性行业的并购进行审议。比如,泰国政府就曾否决了新加坡淡马锡购买其国内某电信公司股份的交易。
其次,不透明可能滋生腐败。不透明意味着很多信息不公开,外界难于了解基金的运作,投资可能是个别人的决策行为,缺乏公众的监督,公司治理水平大打折扣,腐败不可避免。
再次,主权财富基金不透明,又没有制定投资策略时,会导致投资的随意性较强,风险加大。
第四,在提高透明度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趋势下,不透明会影响一国的国际形象,同时,易引起其他国家的排斥,对透明度较高的国家也是不公平的。
第五,在不透明的情况下,主权财富基金预期一致的“集体行动”,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从当前的形势看,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的逐渐推进将成为一种趋势。因此一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应顺应这种趋势,确定适合自身发展,保证自身安全的不同阶段的透明程度。
对于去年9月底刚成立的中投公司而言,其透明度的选择会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众所周知,中投公司的设立是为了分流过剩的外汇储备,增加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率。而首次从外汇储备中分流的资金就多达2000亿美元,使中投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几家主权财富基金之一,其一举一动必然牵动着各方的神经。但由于中投公司的投资经验不足,具有国际投资经验的人才匮乏,国际市场的复杂多变,投资额的巨大,如果将投资动向过多地披露,无疑会使自己限于被动的局面,因此中投公司透明度的选择首先是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达到最低披露的底线,如在媒体报道高管人员的任命与变动情况,公司日常的信息,成立专门的网站等。在运作一段时间后,按IMF提出的行为规范,逐步提高透明度,如确定投资策略,公布年报,有公开的独立的审计等。
目前在IMF未正式推出主权财富基金的良好行为准则之前,应积极参与有关规则的制定,在规则中要争取体现本国的利益。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