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能否摊低成本、获得高收益?
发表日期: 2008-01-18 16:54:22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邬愉波
记者经过一系列测算发现:定投只是以平均成本获取平均收益
定投的最大好处:强制储蓄 "每月只要定投1000元,以平均投资回报率15%来算,坚持20年以后便能获取150万元的财富。""一位22岁的年轻人每月定投200元,到60岁时他就是百万富翁"……
在基金投资中,有一个词最近很流行??定投。"摊低成本、摊薄风险、积少成多、以小博大"等都是基金公司用来吸引基民做基金定投的宣传语。各基金公司也对基金定投做了相当大力度的推广,华安、上投摩根、东方、广发、国泰等基金公司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设了基金定投的专题页面,广发基金的语音热线,其中有一个键是专为定投客户设置的。
基金定投,即基金定期定额投资,指投资者与相关代销机构(一般是银行)约定,每月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月1日),以固定的金额(如1000元),自动扣款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基金公司一般建议投资者将每月花销剩余的闲钱进行基金定投,利用投资复利来累积财富。
那么,基金定投是否真的如基金公司宣传的那么神奇?为此,我们选择了一只股票型基金,分四种情况对其定投和一次性投入后长期持有的收益率做了仔细比较和测算,结果发现??基金定投,只是定期定额存款的一个很好的替代,变强制储蓄为强制投资。它适合的人群是按月取得收入的工薪阶层,适合对于股市的涨跌大势没有很好的判断能力、没有太多专业知识的投资者,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套牢和踏空。在收益水平上,基金定投只是以平均成本获得基金投资的平均收益。
定投获得的是平均收益
我们分了牛市、熊市、盘整市、牛熊兼有市四种情况分别测算了一次性投入后长期持有的收益率和定投的收益率,结果发现,定投并不像基金公司所宣传的那样,能起到"摊低风险"的作用,在熊市,定投的亏损率不一定比长期持有要低,而在牛市,任何时候的投入都是值得肯定的。如果定投相当长一段时间,其间经过牛市、熊市和盘整市,一次性投资和定投孰优孰劣,则很难有确切的结论,因为选择的时点不同,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定投基金付出的是市场的平均成本,其获得的收益也是基金投资的平均收益。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是牛市,自然是越早投资越好,像在2006年年初的低点入市,在单边上扬的行情内做定投肯定不如年初一笔投进去强。若在熊市,定投也肯定是要亏的,在熊市里就应该取消定投,所谓"摊低成本、分散风险"的话不能取信。若当年是震荡市,年中达到行情高点,随后就一路走下坡路,如果定投的话,投资者极有可能面临从大喜到大悲、空欢喜一场的窘境。
因此,选择基金定投也需要对股市大势有个大致的判断,不需要有太专业的知识,但大致方向不能看错。
定投仅仅是一种理财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基金公司给出的所谓"一位22岁的年轻人每月定投200元,到60岁时他就是百万富翁"之类的宣传,实际上并不靠谱。
首先,这类宣传中屡屡提及的10%-15%的年均收益率,只是一个理想状态中的假定数字,因为没有人能够为此打包票;其次,"百万富翁"这个诱人的字眼,现在看来似乎很有吸引力,但关键问题是,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复杂因素,几十年后,百万资产的购买力与目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说,基金定投仅仅是一种理财方式,并不是像基金公司宣传的那样,让你必然成为富翁。
定投的最大好处:强制储蓄
其实在国外,基金定投就是一种简单的储蓄手段,如果有一大笔钱而去做基金定投就没有意思了。
基金定投对于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尤其是按月进账的工薪阶层来讲,是一个很不错的理财方式。
这是因为定投只要求运用生活必要支出外的闲钱来投资,没有什么大压力。而且如果一次性投资的话,很少有人会一次性投入相当大数量的资金在基金上,而基金定投类似于强制储蓄,就像形成一条"铁律",每月必须省出一部分钱用于投资,虽然每个月投资的金额较小,但长期投资下来,总体投入的金额就会较大,而且通过复利效应累积后,资产的膨胀就不可小觑。
还有一个好处是,基金定投的申购门槛比较低,一般都是几百元起步,要求最低的代销机构,门槛甚至低至100元。而若是单笔投资,一般基金都要求1000元起。
此外,基金定投都需要投资者跟代销机构事先签好相关协议,每个月定期从账户里直接代扣,比较省力省心。
哪些基金适合定投
业内普遍认为,比较适合定投的是波动比较厉害的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
其中,指数型基金多是被动跟踪相应指数,波动的幅度会更大一点,因此更受定投者青睐。不过目前的指数型基金中,有的并没有开放定投,比如华夏基金的上证50和中小板基金、易方达深100,还有尚在封闭期的国泰沪深300,均不能定投。目前开放定投的指数型基金有华安上证180、易方达50和嘉实300等。
大多数股票型基金目前都是开放定投的。但一些暂停申购的基金,像华夏大盘精选、上投摩根内需动力、景顺成长精选蓝筹等基金,目前都不能定投。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暂停申购的基金,都不能定投,这取决于各基金公司对不同基金的规定。像华安创新、华安优选、广发聚丰、广发大盘目前均暂停申购,但定投都是开放的。
还有些基金,现在开放,可以定投,但如果过段时间暂停申购了,相应的定投可能也会停止,这就需要注意相关基金的公告内容。
另外,刚成立没多久还处于封闭期的基金也是不开放定投的,如国泰沪深300、嘉实优质企业、易方达科讯等。已经过了封闭期,并开放申购、赎回的4只QDII基金,华夏全球精选、南方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目前都不接受定投。
到哪里去定投
目前,多数基金的定投渠道都在银行或者券商等代销机构,大多数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不开放定投,只有少数几个公司,如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直销渠道接受通过广发理财卡办理定投,华安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接受华安银基通办理定投。
而目前在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申购基金,申购费率都是有优惠的,大多数低至0.6%,这就意味着定投的基民,享受不到优惠的申购费率。
不过,有的基金会和代销机构合作搞持续营销,对申购费率会有一定的优惠,如交通银行对多只基金推出定投"8+8"优惠活动(即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期间,相关前端收费的基金定投申购费率8折,另从2008年4月起算,若连续成功扣款12期,则从第13期扣款开始,其所申购基金的前端收费定投申购费率享受8折优惠),广发旗下基金、东吴嘉禾基金在工行定投的费率目前也有8折优惠。
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不同基金,代销的银行不一定相同。另外,不同银行对定投金额的下限规定也不尽相同,如农行规定定投只需100元起,而在工行,下限是200元,浦发银行则是500元。
本次测算,主要是为了比较在不同时期,定投和一次性投资后长期持有的收益率,以此来证实,定投是否像基金公司所宣传的那样,有摊低成本和分散风险的特点。
做测算前,首先需要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定投的人,是先有一笔资金,然后逐月投入的,还是逐月取得收入,把手中的闲钱做定投的。
假如是第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如下考虑,如果当时的市场是牛市,投资者第一个月投入后赚钱了,第二个月投入后又赚钱了,那么他还会按月投入么?更多的人应该会选择一次性把所有资金都投进去了。
反过来说,如果市场是熊市,投资者第一个月的投资亏本了,第二个月又亏钱了,那么接下来他还会按月继续投入么?大多数人应该是选择停止定投了。
唯一能让人坚持把一笔资金分期定投的是震荡市,就是这个月赚钱,下个月亏钱的状态,因为看不清市场的走势如何。不过,我们之前做过一笔测算,如果几年内指数一直在一个区间内震荡,定投也赚不到钱,还有亏的可能,因此这样的定投并没有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手中已经有一笔钱但逐月投入的定投方式,在三种情况下都没有剩余价值。选择定投的人,更多的应该是那些本无积蓄、逐月取得收入的工薪阶层,他们每个月把节余下来的资金进行基金定投。
因此,本文就在这一前提下对定投与一次性投入的收益率做一仔细测算和对比,共分牛市、熊市、盘整市、牛熊兼有市几种情况。
由于定投是逐月投入资金,考虑到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等复杂因素,一个能清楚比较的指标只有年化收益率,也就是计算投入的每一元资金所产生的年化收益率。
我们选定的测算对象是华安中国A股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02年11月8日,经历过牛市、熊市,有长期的业绩可以参照对比。假定定投时间为每月1日,遇到节假日和周末顺延,每月定投金额为1000元(含申购费),为计算方便,按一般的前端申购费率1.5%计算,即每月能换算成基金份额的金额为985元。
需要说明的是,一次性投入的资金的年化收益率,与定投第一期投入的资金的年化收益率相等,因此以定投第一期的资金来计算一次性投入的收益率。同时,该基金其间有过几次分红,不过分红的金额都不大,预计对最后的比较结果影响不大,为计算方便,对分红也忽略不计。
情况一:牛市
区间:2006年1月4日-2007年11月1日。其间大盘从1100多点一路冲上6000点,总体呈现单边上涨的大牛市。这段时间共需定投23期。
假设选择在第一期定投日2006年1月4日(遇到元旦,顺延至第一个交易日)投入1000元申购华安中国A股基金,当日该基金的净值为0.899元,能买到1095.66份。到最后一期定投日2007年11月1日,华安中国A股的净值为4.66元,因此投入的1000元最后的市值涨到5105.7756元,计算成年化收益率为224.68%。
用于定投的资金的年化收益率,则需按照每一期投入资金产生的年化收益率平均值来计算,经仔细测算后,年化收益率为153.36%。
时间段 市场情况 一次性投入年化收益率 定投年化收益率
2006年1月4日-2007年11月1日 牛市 224.68% 153.36%
情况二:熊市
区间:2004年4月1日-2005年6月1日。其间大盘从1700多点一路跌至千点左右,总体呈现单边下跌的熊市。这段时间共需定投15期。
假设选择在第一期定投日2004年4月1日投入1000元申购华安中国A股基金,当日该基金的净值为1.097元,能买到897.9份。到最后一期定投日2005年6月1日,该基金的净值缩水为0.793元,因此当初投入的1000元最后的市值也相应缩水为712.0347元,计算成年化收益率为-24.6%。
而在这期间如果选择定投,经仔细测算后,14个月的最终年化收益率为-30%。
这是一个比较出乎意料的结论,因为,在基金公司的宣传里,定投是能摊低成本回避风险的,照理说,摊低成本的优势在熊市里应该体现得最明显,那么,为什么定投资金的年化收益率反而更低呢?
我们研究发现,所选的这个区间里,2005年3、4、5三个月,大盘跌得很厉害,跌幅高达19.91%,由此,这三个月定投的资金年化收益率骤然降低,分别为-57.3%、-74.98%、-150.59%,从而拉低了整体收益。
如果这一熊市区间选自2004年4月1日-2005年2月1日,则结果就变为,一次性投入资金的年化收益率为-26.53%,定投资金的年化收益率为-22.75%。
时间段 市场情况 一次性投入年化收益率 定投年化收益率
2004年4月1日-2005年6月1日 熊市 -24.6% -30%
情况三:盘整市
区间:2003年1月2日-2005年12月1日。期间大盘1347点开盘,总体在998点至1700多点之间震荡盘整运行。这段时间共需定投36期。
假设在第一期定投日2003年1月2日申购华安中国A股基金1000元,当日净值为0.973元,能买到1012.33份。到最后一期定投日2005年12月1日,华安中国A股的净值为0.834元,因此当初投入的1000元最后市值为844.28322元,计算成年化收益率为-5.33%。
而用于定投的资金,经仔细测算后,其间的年化收益率为-10.62%。
可见,在震荡盘整市里,定投的收益率并不一定优于一次性投资。
时间段 市场情况 一次性投入年化收益率 定投年化收益率
2003年1月2日-2005年12月1日 盘整市 -5.33% -10.62%
情况四:牛熊兼有市
区间:2003年1月2日-2007年11月1日。其间大盘1347点开盘,最低到达998点,最高冲至6124点。这段时间共需定投59期。
假设在第一期定投日2003年1月2日申购华安中国A股基金1000元,当日净值为0.973元,能买到1012.33份。到最后一期定投日2007年11月1日,华安中国A股基金的净值为4.66元,因此最初投入的1000元最后的市值为4717.4578元,计算成年化收益率为76.96%。
而用于定投的资金,经仔细测算后,其间年化收益率为136.39%。
这个所选区间最长,其间经过了熊市、牛市以及盘整市,在这里,一次性投资的收益要远低于定投。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定投优于一次性投资。
时间段 市场情况 一次性投入年化收益率 定投年化收益率
2003年1月2日-2007年11月1日 牛熊兼有市 76.96%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