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扎堆等批文 监管遭遇“甜蜜烦恼”

发表日期: 2007-12-28 09:19:2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祁和忠
  新年将至,各大基金公司都非常忙碌,他们既要为今年的丰盛果实进行盘点,又要为明年进一步大展宏图积极筹划。而在各种各样的事务中,如何从证监会基金部获得新基金的批文或是老基金的分拆指标,仍是基金公司高管们需要优先考虑的头等大事。而对于证监会基金部来说,面对成堆的新基金首发或老基金分拆的申请,先批哪家,后批哪家,既是甜蜜的烦恼,也是颇费思量的艺术。基金业的爆炸式发展,也就在这样的烦恼和艺术中向前快速推进着。

  上百新发分拆基金等批文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新基金批文或老基金分拆指标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今年以来,很多新发基金或分拆基金的首发规模在百亿元以上,这意味着相关基金公司只要拿到批文或指标,就可望增加1.5亿元的管理费收入,而基金公司运营成本的增加却比较有限。难怪有业内人士戏言,如果可以公开买卖,花5000万元买一个指标都很值。

  于是,向证监会基金部积极递交新基金首发或老基金分拆的申请,就成为各大基金公司最热衷的常规动作。为了防止申请过多没时间看,基金部要求每家基金公司在同一个阶段只能申报一只同类基金。

  据了解,除博时、华夏、巨田等少数基金公司因股权变动而按规定暂时不能申报新基金外,其他基金公司每家至少申报了1只新基金,有的申请了2只或3只,因此,等待发放批文的新基金数量估计超过60只。

  同时,大多数基金公司还都上报了老基金的分拆方案。虽然相关法规或上级部门并没有赋予基金部行政审批权限,但基金部还是从勤勉尽责的角度出发,对老基金分拆实行严格审批。

  股市走熊乃"杞人忧天"

  从今年年初至今,国内总共有62只新基金首发 (包括封转开),再加上数十只老基金分拆,全年推出的面值1元新基金或分拆基金数量达上百家。即使如此,现在仍有上百只批文或指标需要等待在新的一年里核准,相关审批工作之繁忙可想而知。而在具体审核过程中,基金部既要做到保护好大家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又要把握批文或指示发放的节奏,以避免股指上升得太快,这确实是工作中所遇到的"甜蜜烦恼"。

  这种甜蜜的烦恼是新基金发行采取核准制所难以避免的。有业内人士认为,采用核准制不利于市场竞争,影响效率提高,并容易滋生腐败等,因此应改用备案制。但从现在的情况看,这种观点明显教条。

  事实上,各大基金公司为了争取自己的申请更早获批,其高管都在报批方面加倍努力,做到了人盯人。申请流转到哪个环节,到了谁的手中,都摸得一清二楚,工作效率还是挺高的。

  更重要的是,在基金公司的经济实力及公关能力与日俱增之后,监管部门依然能继续保持着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其监管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

  从现有经验看,在股市涨得太厉害时,少批或不批新基金;在股市调整时,就多批新基金,股指的涨跌总能处于有力调控之中。今年四季度,在大盘回调至5000点附近时,又有股评家担心会继续下跌,实在是杞人忧天。单是从大批新基金列队等待批准或老基金列队等待分拆角度分析,股市下行空间就很小。因此,多家基金公司预测明年一季度大盘将创出新高。

  这是一场难分难解的贴身肉搏,是一场事关金钱、名望与前程等诸多重大利益的激烈较量。最终鹿死谁手,一切都将于今日下午3点后揭晓。

  基金排名上演龙虎斗 博时与中邮贴身肉搏

  截至昨日,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的单位净值为7.353元,今年以来的复合净值增长率为226.70%,可谓一骑绝尘,遥遥领先,摘得今年基金业绩第一名的桂冠已无任何悬念。在冲击第一名铁定无缘的情况下,博时主题行业基金与中邮创业核心优选争夺第二名的大战进入最后的冲刺。这是一场你追我赶、不相上下的龙虎斗,谁为"榜眼",谁为"探花",双方正展开贴身肉搏。

  截至本周二,博时主题行业与中邮创业核心优选的单位净值分别为2.5180元和2.0571元,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86.18%和184.53%,双方仅相差不到2个百分点;截至本周三,它们的单位净值分别为2.5240元、2.0737元,差距已缩至不到0.02个百分点;截至昨日,它们的单位净值分别为2.569元、2.1134元,中邮创业核心优选已反超博时主题行业0.21个百分点。

  随着中邮创业核心优选暂时反超博时主题行业,博时与中邮系的重仓股出现明显异动。中邮创业核心优选的重仓股唐钢股份本周以来已大涨12.80%;博时主题行业重仓的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也都于昨日双双大涨,涨幅远远领先大盘;两方共同重仓的中国联通更是大涨8.58%。有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窗饰"行为可能已提前启动。

  所谓基金"窗饰"行为是指基金在年底前拉抬重仓股,以美化自身业绩的行为。但是,由于这种行为只会造成基金净值的短期波动,对于基金公司固然有利,但对于中长期投资者来说,却并无裨益。因此,这种行为早已为监管部门明令禁止,只能有节制地进行。

  基金年度排名对于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固然可以名利双收,但对于投资者的参考意义也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反向指标。有经验的投资者一般都不会买入上一年排名太靠前的基金,从历史上看,前一年排名靠前的基金,下一年的表现大多比较糟糕。但对于基金不甚了解的新投资者来说,排名靠前的基金却颇能起到忽悠的效果。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