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基金开始夺回失地 规模“逆市”攀升
发表日期: 2007-12-13 16:42:06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肖莉
在股票型基金扩募困难、一些老基金甚至出现净赎回的同时,货币市场基金越来越“吃香”。记者从各大银行了解到,近一周以来,中、农、工、建和招商几大商业银行每天申购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少则数千万元,多则几亿元。其中,工行本周一仅嘉实货币基金申购额就达到3亿元,当日嘉实货币在各大银行累计申购超过8亿元。
规模“逆市”攀升
据销售渠道估计,一些业绩持续优异的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有望再上百亿元,这也意味着股票型基金“一枝独秀”现象将告一段落,2008年的基金市场将更加均衡。
业内人士分析,货币市场基金申购量“逆市攀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近期一些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常常发生间歇性“井喷”———在新股发行高峰时超过15%,甚至达到20%,由此引起越来越多稳健型投资者的关注。
第二个原因主要是10月份以来,上证指数下跌了1000多点,炒股或买股票基金都在赔钱,投资者更加理性看待基金投资,开始懂得运用固定收益类基金做基金组合配置,提高收益稳定性和本金安全性。
而货币市场基金不但具有类似活期存款的流动性,随时可以申购赎回,还具有比活期储蓄更高的收益。作为活期存款的最佳替代产品之一,货币市场基金既是普通居民管理日常流动性资金的工具,也是投资者规避短期波动风险的“避风港”。凭借这一独特优势,该类基金在2005年上半年的熊市中受到投资者的热情追捧,市场曾先后出现规模高达四五百亿元的货币市场基金。
暂时“避风港”
然而,从去年牛市开始,股票型基金越来越“逞强”,并开始独霸市场,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日渐萎缩,不少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仅在2%左右,甚至跌破2%。与此对应的是,因规模萎缩严重,与货币市场基金类似的短债基金甚至被迫转型。
今年7月,诺安中短债基金、南方多利中短债基金宣布转型,两基金都取消“组合平均剩余年限在每个交易日均控制在3年以内(含3年)”的规定。在此情况下,同样投资短债的货币市场基金的处境也是窘境毕现。但是今年10月以来,股市持续调整,关于“牛熊市是否转换”的讨论也此起彼伏,股票型基金的持有者开始越来越犹豫,作为“股票型基金蓄水池”的货币市场基金,成为犹豫者暂时的“避风港”。
活期储蓄最佳替代者
对于已持有股票型基金而欲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者,基金业人士提醒,可直接通过基金转换业务转换,而无需先赎回股票型基金再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这样可节省基金赎回费用。
而对于没有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者,其作为类活期储蓄,该产品的风险略高于银行存款,低于债券型基金,收益上限也相应高于活期存款低于债券基金。
据介绍,作为现金管理工具,货币市场基金不可能长期维持目前的年化收益率,其收益率通常略高于活期存款而很难超过10%,由于流动性好且申购赎回免费而受青睐。投资者在投资时,应了解投资产品的特性,并根据资金投资期限进行合理的资产管理。
部分货币市场基金一览
表格一
基金代码 名称 最近一周年化收益率(%) 代销渠道 排名
070008 嘉实货币 8.648 中农工建等 1
163303 巨田货币 6.397 交行等 2
150015 银河银富B 5.944 交行等 3
数据来源:12月3日~12月7日天相投资顾问
表格二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过去一年(52周) 代销渠道 排名
070008 嘉实货币 3.8797% 中农工建等 1
163303 巨田货币 3.8636% 交行等 2
519508 万家货币 3.7314% 交行等 3
数据来源:2007年12月7日银河证券基金周报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