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专业化定位现端倪

发表日期: 2007-12-13 00:00: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徐国杰
  口本报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遵
  专户业务的开闸,可能是基金公司专业化发展的叉一个契机。一位基金高管指出,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开掘细分市场,对自身进行明确的专业化定位,如重点定位于保本产品、低风险产品等,这也将成为今后基金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
  专业化定位早有尝试
  资产管理公司的专业化特征在海外已不是新鲜事,如美国著名资产管理公司——先锋基金,旗下管理的指数基金就相当有特色,从不猜测市场利率的升降,也不搞频繁短线投机,为投资者提供了表现稳定、费用低廉的金融产品;富达基金,人们更将其视为一个基金超市,备类型、品种基金齐全;此外,还有养老金业务出众的英国摩利基金,以保本基金为主打产品的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等等。
  事实上,大陆基金公司的专业化发展也阜有尝试,如原天同基金公司早在五年前就曾提出要成为专业的指数化基金管理公司的设想。公司提出了指数化的投资理念,以提供系列指数化投资品种作为自己的专业定位。在天同基金公司成立之后,旗下指数化管理产品一度也颇成气候,天同180指数基金、天同保本基金在当时都是颇有特色的基金产品。只是可惜,在天同180指数基金2003年成立之后,市场持续萎靡,而指数基金由于其高仓位、被动投资等特征,业绩表现可想而知,公司所面临的经营压力也与日俱增,导致这一设想最终未能完全落实。
  此外,几年前还有公司提出将机构客户市场列为公司今后着重开拓的领域,要机构散户两条腿走路,只是当时一无年金二无专户,客户市场结构单一且缺乏必要的开拓工具。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基金业发展时间尚短,各项业务还处在推出、兴起阶段,待各家公司在各个领域跑马圈地之后,必然会有些公司摸索中逐渐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培养某方面独到的特色,树立自身在该领域的声誉和地位。
  比如专户业务,有公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业务将成为下一阶段大力推进的重点,而且如果今后有政策等方面的进一步推动,出现养老金、年金市场容量的急剧扩增,不排除将该业务作为公司主要经营方向。
  合资基金领先一步
  在公司发展战略方向上,外方股东有着成功经历的合资基金公司显然有着更清晰坚定的选择。
  2006年11月,金元比联基金公司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提出将专注于“保本和结构化产品”这一细分市场的基金公司。
  在牛市中卖保本基金,这一行比联对自身定位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认为庞大的居民储蓄要转移到证券市场,需要一种过渡性产品将两个市场结合起来,金元比联就立志成为中国基金市场保本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商。更重要的是,其外方股东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旗下管理着众多保本基金,有着成熟而领先的保本基金运作技术可以供金元比联借鉴,这显然能使金元比联在其成立之初就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雄视竞争对手。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也是一例,公司此前曾表示,虽然公司会布局产品线,推出不同风险特征的基金产品,但是被动型的产品公司是不会做的。上投摩根总经理王鸿嫔曾表示,公司外方股东方在海外管理的八千多亿美金主要是做主动型的投资,没有一块钱被动型的产品。上投摩根认为公司的专长就是做主动型,所以就做主动型的基金。
  据记者了解,相比这些合资基金公司明确的战略方向,更多的基金公司还处在不断摸索中,一些公司陆陆续续在内部提出了鲜明的定位。如有基金公司就把自己产品特征定位在低风险上,这低风险不是大家通常理解意义上的低风险产品如债券、货币、保本基金等,这个低风险更多指的是产品特征,如波动性和风险收益特征。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基金市场投资者和产品类型的双向扩容,在储备一定实力后,更多公司会开始考虑专业化、差异化。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