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专家:QDII产品热销背后面临挑战

发表日期: 2007-11-27 16:52:40  来源: 金融时报
  整体来看,QDII结构性产品作为为客户量身定做的投资方案,在财富管理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最近在全国各地,无论是基金还是银行发行的QDII产品销售都很火爆。日前,瑞银风险管理销售部副主管房东明在北京告诉记者,中国推出QDII顺应了国内富裕人群日益增加的资产分散化和最优化管理的需求。

  不过,QDII产品也面临着人民币升值、A股市场迅速上涨、产品创新、相关机构操作流程不熟悉等方面的挑战。而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合伙人兼全球投资者服务部亚太区负责人聂永先则预计,QDII为本地市场带来的好处将在3-5年后逐步显现。

  从理财的角度来讲,人们可能会投资股票、债券或存款类的产品,也可能投资房地产或其他渠道。有数据显示,大约会有15%-25%的投资者会选择结构性理财产品。根据瑞银的分类,理财产品主要涉及保本类、优化组合、绩效表现和杠杆类这4种风险和收益由低到高的类型。在过去5年里,由于全球股市持续上涨,保本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少,而结构性产品中与股票挂钩的高收益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2006年差不多达到了60%,今年迄今已超过了60%。

  但是,房东明告诉记者,其实投资者保本的基本需求仍然是很强烈的。因此,瑞银还会设计很多本金保护的结构性产品。从QDII的情况来看,第一阶段推出的主要都是收益相对较低的与固定收益证券或指数挂钩的产品,国内投资者不是特别感兴趣。而今年无论是银行还是基金发售的QDII产品都能够提供更多投资海外市场的机会,风险和回报之间的搭配也更加灵活,因而发展迅猛。他认为,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目前应更多地推出部分保本或非保本产品,以满足投资者追求高收益的要求。不过,非保本产品应该有一个实物交割的机制,而不是均以现金交割。这样,"当股票从100块钱跌到80块钱时,不会强制性地进行现金交割而是让投资者持有该股,等股市转暖了以后再获利卖出,更加具有灵活性"。

  除此之外,房东明认为,与股票和共同基金篮子相连接的结构性产品、在人民币升值保护方面有更多创新、金融机构推出差异化的产品等都是QDII未来的发展趋势。谈到QDII所面临的挑战时,房东明认为主要是人民币升值、A股市场迅速上涨、产品创新、相关机构操作流程不熟悉等。他认为,QDII与结构性存款这类传统的理财产品的定位有些不同,比较适应追求高收益者的投资者的需要,而后者更注重于保本。

  房东明特别强调了在人民币升值保护方面进行更多创新的重要性。他建议首先可以通过与QDII产品连结的标的进行自然保护,比如投资港股,因为港股中的中资股的盈利主要都是人民币的盈利,盈利的增加或者人民币升值自然会表现在股价上,整个标的产生了一种自然保护。其次,可以采取以货币对冲的方式调整产品的币种,以相对人民币升值的币种或一篮子货币来计价。因为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对美元的小幅升值,因过去5-7年美元对欧元、澳元、加元、日元等货币都大幅贬值,人民币对其他多数货币实际上都是贬值的。"如果港股的产品是以澳元计价的,那你在港股和澳元上两方面都会有收益,"他说。第三,采取人民币保护机制,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多少就给投资人补偿多少。不过,这种方式只适合一部分的理财产品。

  鉴于目前人民币加速升值,对美元汇率已经连续突破重要心理关口,QDII产品将面临着较大的汇率损失,加上全球其他地区股市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剧烈动荡,有人认为此时并非QDII大举"出海"的最佳时机。对此,聂永先表示,对任何一个政府来说,如何选择推出QDII的最佳时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股市不好的时候推出,人们会说此举分流了资金从而导致国内市场更加不好,而在股市好的时候推出也会招来是为了打压股市的指责。

  "从我们在韩国和台湾地区开展QDII业务的经验来看,QDII产品所带来的好处是逐步显现的,当地市场会在3-5年之后受益,且投资者也可以从多样化投资中获得好处。当然,开始的时候可以对投资额度有一定控制,"她说。她还表示,香港应是QDII到境外投资所迈出的第一步,但到香港并不能真正实现投资的多样化,未来QDII在投资组合中应更多寻求地域上的多样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QDII结构性产品相当一部分都是中外资银行合作推出的。房东明指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银监会通过衍生产品牌照的政策框架为国内外银行在进行衍生品交易方面搭建了一个完整的法律平台,可以使跨境业务得到正常的发展。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