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净值不是基金的安全线

发表日期: 2007-11-19 00:00:00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李小天
  ⊙兴业基金 李小天
  大盘持续一段时间的调整,让市场上出现了本轮牛市以来少见的局面——wind资讯数据表明,截至11月14日,国内开放式基金已有27只基金跌破了1元净值,其中净值最低的基金已经跌破了0.9元,跌幅深逾10%。
  这一消息可能令不少基民颇为失望。在新基民中广泛流传的“买基就买1元基”的误区,又一次面临了严峻的考验。虽然业内不断申明高价基金并不“贵”,低价基金也并不“便宜”,实际上,部分高价基金在净值增长上甚至更有优势。不过,1元基金还是让基民十分买账。
  一组来自wind的有趣数据是:基金份额超过150亿份的41只国内开放式基金,全部都是净值在1元左右的“低价基金”,其中规模最大的已经超过了400亿份;而在净值超过3元的23只“高价”基金中,竟无一只基金的份额超过30亿份。
  从中不难看出“1元基金”在基民中的巨大号召力,其理由之一,是因为“便宜”;而另外一条理由甚至更有煽动力:1元基金的下跌空间不大,因为基金单位净值跌破1元,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可是很不好看的——这一点,事实证明,已经不攻自破了。
  那么“1元基金”到底是否比“3元基金”更便宜,能赚的更多呢?这其实是一道非常简单的算术题:
  某投资者同时投资了两只基金,每只基金投资3万元。其中A基金份额净值1元,共申购3万份;B基金份额净值3元,共申购了10000份(申购手续费等忽略不计)。
  一年过去了。A基金净值增长率达到了100%,则该投资者投资A基金的收益为1*30000*100%=30000元。
  而假如B基金的净值同样增长了100%,则该投资者投资B基金的收益为3*10000*100%=30000元。
  显然,最终投资收益和具体购买了多少基金份额并无关系,而只与投资金额以及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有关。
  在国内,高价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同样表现不俗。Wind资讯数字表明,所有开放式基金中,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的前10名中,份额净值超过2元的有8只基金。投资收益都在140%以上。而部分净值在1元上下的“便宜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还不足80%。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