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基超887亿的年度预期分红 谁来接盘呢?
发表日期: 2007-11-05 13:26:02 来源: 全景网 作者: 黄昉
据《证券时报》报道:三季度,封闭式基金净收益创出历史新高。截至三季末,37只封基可分配净收益总额超过887亿元,多只封闭式基金具有高比例分红潜力,平均每10份可分12.37元!如果基金在四季度不发生巨额亏损,封闭式基金可望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分红浪潮。
理由是:由于封闭式基金在今年取得了巨额净收益,而基金契约规定封基必须将年度净收益的至少90%用于收益分配。文中还指出: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封闭式基金集中分红的时间为每年4月份基金年报公布前后。而据统计,如果在上周五以收盘价买入大盘封基并持有到明年4月份分红,投资者可以获得平均22.33%的超额收益。因而建议投资者,可以积极关注高折价、高分红潜力、净值高增长的大盘封基,“积极布局年度分红盛宴”。
海通证券研究所的单开佳也撰文指出:根据前三季度已实现收益,按照90%净收益扣除已经公告的分红后,我们推算出封闭式基金潜在分红额仍然很高。根据我们的推算,潜在分红最高的为基金兴安,潜在分红大约为2.0471元/份,另外有17只封闭式基金的潜在分红高于1元/份,可以预期,如果分红都在年报公布时期实现,封闭式基金将会迎来一波大行情。
后市会是这样的吗?相信会有很多朋友持有相同的疑问。
尽管对于封基,笔者一直认为整体上优于一般主动型偏股类基金,在此前发表过的文稿中,也充分表述了这种偏爱;但对于“通过大规模分红,推动净值回归,从而实现封基投资超额收益”这观点,笔者并不苟同。
封闭式基金实际上就是一篮子股票与少量债券和现金的组合,构成基金组合成份的各品种的市值之和就是基金的净值。按照常理,基金的价格应当等于其净值,开放式基金就是这样的,其申购与赎回的价格都等于其净值。但是,对于封闭式基金来讲,这个等式却并不成立。
封闭式基金的交易只在二级市场进行,其交易价格除了受到基金净值这个基本面因素影响以外,还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封闭式基金的价格一般并不等于其净值,往往与净值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如果价格高于净值,则称为溢价交易,其溢/折价率大于0;如果价格低于净值,则称为折价交易,其溢/折价率小于0。合理的溢/折价率应当围绕0小幅波动,不应当出现长期大幅度折价或溢价的状况。
所谓基金分红,实际上是投资资产的重新分配,这与上市公司分红是不一样的,简单说,上市公司是赚了钱向股东分派红利;而基金,本身是一种委托理财,基金经理受托投资“炒股”,所投资资产上涨之后,基金本身的资产也就水涨船高了,分红仅仅是把实现增值资产(主要是证券资产),分配给基金持有人。
所以,基金要分红,必须减持证券资产,也就是把手中股票、债券以及其他资产减少,换成现金分配给持有人。封闭式基金主要是股票,一般规定要持有八成的仓位,因而,要分红之前,必须大量卖掉手中股票。而基金净值本身,是由所持有证券构成的。大量卖股票,会不会导致重仓股的下跌,进而影响基金呢?
少量的分散的个别行为,或许不用担心。但如果差不多一个事情,很多基金同时一致行动,我想情形恐怕就不一样了。由于目前基金“抱团取暖”横行,持仓大同小异,大家一时抛售股票,会怎么样呢?没人接盘的话,恐怕影响重仓股票,进而影响基金本身净值(如果未能清仓,或者跑得比别人慢的话。)
那么,887亿的分红规模在这个市场中是什么概念?据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本周四(11月1日)收盘,沪市总市值为223493亿元,流通市值60427.8亿元;深市总市值为53992亿元,流通市值为27133亿元。两市总市值为277485亿元。两市流通市值合计87560.8亿元,按此估算,887亿元的分红规模约占流通市值的1%。虽然不多,恐怕会有些影响吧?!
以此来担忧,恐怕有点杞人忧天了。但对于解决封基折价问题,惟分红马首是瞻,笔者认为不是治本之道,况且在目前的运作模式,基金管理人也不积极支持,也恐怕难以推动。基金公司一般是,能拖一天算一天,分红的也是少量,毕竟规模大小跟管理费提取息息相关。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寄望通过分红收益来博取投“基”收益,也并不是十分成熟的表现。(待续)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