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基金经理的12小时 晨会后交易定基民收益

发表日期: 2007-11-02 10:22: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侯捷宁
  "大盘降了40多个点,我觉得很正常,只是一个小小的起伏。"当记者问到对当天大盘的看法时,华安中小盘成长基金和华安MSC中国A股基金经理刘光华告诉记者。和基民脑海中想象的基金经理天天坐在电脑前交易的印象不一样,记者面前的基金经理刘光华认为自己更像个"会虫"。

  "我每天要开六七个会议,这是最正常的频率,有的时候券商和上市公司上门拜访的人比较多,可能会议次数还要增加,所以我坐在电脑前看行情和交易的时候并不多。"刘光华表示。而记者前去采访的时间,也本是刘光华和他的投资团队与券商开会的时间。会议多是基金经理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12个小时 300亿人民币 100万基民

  这三个数字是刘光华给自己工作的写照。"12个小时是我每天工作的时间。300亿是我现在手中掌管的资金量,而我管理的2个基金的持有人是100万,可能背后的数字还不止这些。"

  不过对于基民来说,他们可能更关心的是基金经理每天如何工作?他们是如何将基民的钱生出更多的钱呢?刘光华将自己的一天的工作安排一一告诉记者,为基民揭开基金经理的神秘面纱。

  "我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然后让自己的脑子迅速清醒。我每天8∶00到办公室,然后快速浏览大量信息,如三大报及早间播放的财经电视节目,这些工作都必须紧缩在8∶45晨会之前做完,这些信息将成为晨会时需要和投资团队交流和沟通的信息。准时到办公室后,这些工作还要继续:券商的报告、期货的价格、全球市场的走势、重点公司的上市公告等……我已经记不清我每天要看多少字了。"刘光华笑着告诉记者。

  对于外界而言,基金经理们进行的晨会内容是最具吸引力的。

  在这个基金经理和他的投资团队讨论的会议上,他们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沟通和交流,针对市场进行技术分析,研究员的最新的调研报告也将在晨会中首次出现,开放式基金的基金经理还将交流当天的资金状态:是否有大量的赎回和申购?资金流向如何?获得这些信息后基金经理才可以对全天的交易进行整体的安排。

  光鲜背后的忙碌和压力

  买哪些股票,卖哪些?减仓多少?增仓多少?这都是晨会后基金经理直接要上手操作的事情。上午晨会后的两个小时是基金经理们交易的时间。这也是决定基民的钱是否能获得收益的时刻。

  "不过我们盯大盘的时间很少。"在这个刘光华认为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他还要花上很多时间来见各个券商和上市公司的代表。很多毛遂自荐的券商和上市公司会到基金公司里来推荐他们自己的产品和策略。

  "这也是从侧面了解公司的方法。我们会从他们的自我推荐当中得出自己的判断。"

  11点半后的午餐时间尽管只有一个小时,刘光华还是充分利用起来。他将午餐命名为"午餐推介会",在午餐时间与券商和上市公司的代表们讨论和沟通已经形成习惯。

  "尽管午饭也在工作,但这样比较放松,有的时候讨论起来的效率反倒比较高。"刘光华说道。

  吃完午餐,刘光华在下午重复自己上午的日程,从1点到3点是交易时间,这一过程当中还有几个工作并行不悖,如继续接待各类不同的券商和上市公司等。源源不断的来访对象让基金经理刘光华忙得不可开交。

  "楼下还有招商证券公司的人在等着呢。"刘光华对记者表示,"见完大量券商我还要花很多时间看研究报告,这也是大量支出时间的一部分。每天晚上8点左右回家,我每天的工作时间是12个小时。"

  "这其实是一份有点'无聊'的工作,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而且都是在高压下工作,如果不是因为兴趣爱好,我想是很难做下去的。"刘光华表示。

  "能否给读者推荐一只股票?"采访快结束时记者问道。

  "买基金,不要买股票!"刘光华脱口而出,"基金和股票就像是龟兔赛跑,最后赢的一定是有持久力的乌龟,尽管基金净值上升很慢,但是从长远看,基金作为长期投资的工具,收益要比股票高,专业的投资团队也比个人理财更加严谨和深入,因此投资基金是才是明智的选择。"三句不离本行的刘光华如是说。

  相关新闻:

  研究员"吹泡泡":基金经理的"泡沫化"生存

  周一A股市场大跌,一些投资者有些惊慌,但在外地考察上市公司的基金经理任明(化名)却很镇定。当助理打电话来问怎么办时,他说,"不要慌张,以静制动。"

  任明管理的基金股票仓位最高可达95%,但在9月底他已将仓位严格控制在80%左右,这是一个既可攻又可守的仓位。

  他最近一直在与周围的基金经理朋友交流,每次讨论的话题总是从市场泡沫开始。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A股确实太贵了,"估值洼地"几乎不存在。但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币继续升值的背景下,还看不到牛市的拐点,谁也不敢判断这个泡沫到底什么时候破裂。在他们的多次讨论中,市场将进行调整也成为主流观点,分歧只在于调整的幅度和时间。其中,最为悲观的人士认为,市场将产生今年最大的调整,调整时间可能有两个月。但任明没有如此悲观:资金这头"蛮牛"看起来仍在发挥作用。不过,想来想去,他决定采取折衷的做法,严格将仓位控制在80%左右。

  让任明感到有些不安的是,进入10月份以来,他管理的基金仍然处于净申购状态,每天都有大量新资金流进来。

  据他了解,这是基金业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当然,与前段时间相比,这批新进资金的数量已明显下降。即便是这样,在6000点的高位上,他仍然感觉到选股的艰难。

  不过,当过开放式基金经理多年的任明早就习惯了被散户推动的感受。去年底上证指数处于3000点时,他曾直言,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已将决策权"交给"了散户。

  近来,在与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反复讨论后,他决定采取以静制动的保守策略,腾出来的老资金和新资金主要用来打新股,以获取稳健收益,另外一部分不得不投资的资金大多投向金融、资源等板块的龙头股,他认为这些优质股票是抗跌的。此外,在未来市场主线看不太清楚的情况下,他决定在配置上相对分散一些。

  目前,任明格外注意与日本、韩国等投资界的朋友交流。他觉得他们比国内投资者更多了一层对"升值牛市"的切身体会,这不是看看资料介绍就可以感受得到的。这些人士的经验进一步加深了任明对中国牛市的信心,他的心态也变得很放松了。

  不过,让他深为烦恼的是,一些研究员加入到"吹泡泡"的过程中,把研究建立在大量假设的基础上,市场上也充斥着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种对中国造船工业错判的观点。在两年来的牛市中,"造船产业从韩国转移到中国"成为市场的主流观点,一批造船类股票成为大牛股。但他最近去韩国考察时才发现,造船产业并没有从韩国向中国转移。中国这两年造船工业确实有了较大发展,但只是获得了大量造小船的订单。由于制造小船周期短,所以收益释放也比较快。真正的大船生产基地仍在韩国,因为大船生产周期较长,2006年的收益体现得不是很明显。

  由此,他感叹道,以前研究员是到上市公司门口蹲点,对外出车辆点数,看销售量是否真实。去调研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时,会选择不同时段,在路边顶着烈日计算车流量。相比之下,现在的一些研究员变得浮躁了。

  基金经理喜做短线 有基金每周都要清仓换股!

  今年以来,股票基金在震荡行情中换手率创出新高。统计显示,上半年A股基金换手水平最高的一只基金换手率达到40倍,相当于平均每个交易周将股票清仓换仓一次。而换手率前10位的基金平均换手率也高达20倍,剔除申购赎回影响后,前10只基金半年的平均换手率依然达到15倍。

  今年上半年,基金重仓股换手率惊人,十大重仓股更换频率超过七成的基金有61只。接近三成的偏股基金在二季度对组合进行了类似"换血"式的操作。

  统计显示,上述61只基金隶属于37家基金管理公司,换手率相比以往大幅度增加。据了解,今年二季度中10大重仓股完全"面目全非"的基金有4只。有8只基金的10大重仓股换了9只,18只基金更换了8个基金重仓股,而31只基金更新了7只基金重仓股。截至6月30日,津滨发展、华夏银行、中科三环换手率分别高达795%、658%和598%。

  统计显示,自2003年以来,股票基金的平均换手率呈逐年增加趋势:2003年约340%,2004年为390%,2005年不少基金换手率高达1000%。2006年、2007年这一情况更是居高不下。

  统计显示,不同基金公司之间换手率差异巨大。换手率最高的天治,旗下偏股类基金的股票交易周转率超过了1900%;新世纪旗下的基金换手率也在1400%以上。友邦华泰、工银瑞信、上投摩根等旗下基金换手率较低,均低于200%。总体来看,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换手率显著低于内资公司,而换手率最高的一些公司,管理规模一般较小。

  上交所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月至8月,沪市股票平均换手率约400%。基金重仓热门股换手率更是高得惊人,2007年8月25日到9月25日一个月内,中国石化换手率为87%,中国银行换手率为68%,工商银行换手率为62%,交通银行换手率为81%,中信银行换手率为93%,中国联通换手率为80%,中国人寿换手率为58%……从2007年1月1日以来,工商银行的换手率已达到766%,中国石化为735%,中国银行为793%,宝钢股份为491%,中国人寿为664%,均远远高于整个市场400%的换手率水平(以上均为可流通股份换手率,不计入尚未流通或限售的股份)。按照以上数据,工商银行股东的平均持股周期只有23个交易日,中国石化股东的平均持股周期只有24个交易日,宝钢股份也不过36个交易日。监管动态

  高换手率引起监管层关注

  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以来,部分基金重仓股换手率惊人,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关注,一些换手率过高的基金公司,被要求上报频繁换手的书面情况说明。

  "据我了解,受到审查的不止我们一家。事实上,今年上半年股票基金大多存在换手率过高的问题。"某基金公司总经理说,"基民赎回对基金影响还在其次,关键是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开始短期化,追求市场热点、短期投机炒作势头明显,这和基金长期投资的理念相违背。"

  某基金经理表示,今年这种市场行情,基金经理不想做短线交易也很难。他认为,股票基金换手率高是因为行情不断震荡引发基民不断地申购和赎回,导致基金经理被动买入和卖出股票。

  负面影响

  换手率高有损基民收益

  基金和股票的换手率为何如此之高?可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中国股市本身不成熟,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短期化特征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往往也不能免俗,投资理念发生偏差;另一方面,业绩排名压力、基金持有人频繁申购、赎回的压力,都让基金经理不可能对市场的短期投资机会无动于衷,尤其是这一轮牛市又呈现出相当明显的板块轮动特征,基金经理如不灵活操作,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某业内专家表示,A股换手率高是普遍现象,而市场热门个股换手率更高。他分析指出,基金要想业绩排名靠前,基金收益必须超过市场平均水平,这样基金经理只得紧跟热点波段操作。而基金投资行为短期化,会大大提高基金交易成本,伤害基金持有人利益。据有关机构统计显示,按照2006年基金平均股票换手情况计算,因印花税上调直接导致基民平均少赚1%左右。对于投资换手率达到1000%的几只基金的基民来说,损失在4%以上。

  域外传真

  美国低换手率基金受青睐

  据了解,近几年来,美国共同基金的换手率不断下降,很多共同基金换手率仅有50%左右,美国投资者也更加倾向于购买换手率低的基金。而中国股市由于市场步入牛市,股票基金换手率则不断创出新高。从长远来看,低换手率的基金将更受基民青睐。

  证监会连发两文规范基金销售

  中国证监会昨日正式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指导意见》和《证券投资基金销售适用性指导意见》,这是继今年3月监管层颁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信息管理平台管理规定》之后,在基金销售监管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记者了解,包括《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业务资格管理细则》、《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与咨询业务管理规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与运作费用指导意见》等法规也都已起草完毕,将择期发布。至此,基金销售监管框架已初步成形。一年内针对一个问题出台多份文件,也反映出监管层加强基金销售监管的决心。

  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内部控制意见》旨在规范基金销售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基金销售机构的控制原则、销售决策流程、销售业务执行流程、会计系统、信息系统、监察稽核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有利于现在不同的销售机构建立起统一的规范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保护基金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此外,一些先前不为机构重视或存在真空的业务环节,意见也都作了详尽的规定,基金销售有望在这些方面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该意见加强了基金销售机构的责任,例如,要求其分发《投资人权益须知》,保障销售资金的安全,设定客户服务标准,以及建立投诉处理体系。

  在《内部控制意见》中,既对基金销售机构在从事基金销售业务时所要达到的内控基本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又给基金销售机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有特色的内部控制留下充足空间。基金销售机构涉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证券投资顾问公司、专业基金销售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直销等各类机构,各类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差异较大,基金销售业务在机构总体经营战略中的地位也不同。为此,《内部控制意见》对内部控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做出规定,对部分内控制度要求基金销售机构根据各自特点和业务需要进行建立。同时,还规定,中国证监会在对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时,会充分考虑各基金销售机构内外环境因素及其自身特点。

  另外,在《内部控制意见》还引入了服务提供商的概念,合作的服务提供商主要包括基金销售支付结算机构和基金销售资金账户开立银行等。这些机构不属于基金销售机构,但在基金销售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其内部控制的水平直接影响销售资金的安全。为此,证监会要求合作的服务提供商也要就其参与基金销售业务的环节参照本意见执行。

  《适用性意见》所聚焦的基金适用性在境外成熟市场已有多年的应用经验,在我国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基金销售适用性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合适的基金产品卖给合适的基金投资人",其核心内容是由基金销售机构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投资人的投资目的,期望回报、投资经验、对风险的容忍程度等,然后再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销售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基金销售机构一旦实施了基金销售适用性,对于基金投资人主动认购或申购的基金产品风险超越其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形,基金投资人将得到特别提示并需对该行为进行确认。

  《适用性意见》明确,基金销售机构在实施基金销售适用性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四项指导原则:投资人利益优先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这四项原则为基金销售机构建立自己的基金销售适用性管理制度打下了基调。分析人士表示,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推广和实施基金销售的适用性管理,非常及时,将有效引导销售机构的行为,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今后对于拟申请基金代销资格的机构,将要求满足《内控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同时按照《适用性意见》的要求制定基金销售适用性的长期推行计划。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两个文件的颁布,将引导基金销售机构向投资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基金投资人了解基金的风险,同时也将强化提示基金投资人"买者自负"的原则。因此,是建立健全投资者教育长效机制的实质性步骤。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