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投资首选债券

发表日期: 2007-10-31 10:00:07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陆建峰
  买国债是不少中老年投资者的最爱。尽管国债收益率不高,但其稳定的收益同样受到一些投资者的青睐,甚至成为部分中老年人的主要投资品种。

  张先生今年55岁,还有5年即将退休。现有存款12万元,每月收入3000元,有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未购买商业保险。

  理财分析

  已经步入中老年的张先生目前要做的是保证已经积累的财富,保证目前的生活水准,让自己的财富在没有损失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增长,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准备,所以,财富的保值与升值是张先生理财的主要目标。

  根据投资界的年龄法则,一个人的风险投资可以参考“一百减年龄”的原则,就是说用(100—岁数)×1%,得出的结果就是风险投资的最大比例。对55岁的张先生来说,他所承担的风险性投资不应超过个人资金的45%;其他个人资金,35%可以投资到国债、银行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等低风险项目上,同时留存20%左右的资产投资货币市场基金,以便用于医疗等急用支出。

  另外,在风险性投资方面,老年人也应该把握住一个原则:稳为上策。建议以投资风险较小债券型基金为主,比如一些参与打新股的债券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都不错。

  理财建议

  张先生的家庭投资不宜选择高风险的项目,建议以国债、基金、银行储蓄(或货币基金)投资为主。具体比例建议将12万元中的6万元购买国债,选择收益相对较高、免收利息税的短期国债,期限以不超过3年为宜,可以保证有稳定的收益,作为晚年养老资金的储备;2万元购买债券型基金或保本基金,虽然收益不高但风险很低;2万元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存取很灵活,收益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剩下的2万元可存入银行作应急备用金。

  这种组合既可以满足张先生对收益的追求,又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使资金渐渐增值,有助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至于承担过多的压力。

  其次,中老年人应购买一定合理的保险品种,如意外伤害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以增强抵抗意外及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把可能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根据张先生家庭目前的情况,建议每年的保费支出在2000至3000元左右。

  中老年人投保,以下几点是必需多加注意的:一是看有没有“保证续保”条款,二是事前告知自己的病史,避免在未来理赔时的纠纷。

  投资提醒

  一是量财力而行。中老年投资者一定要安排好正常的生活开支,留有应急的资金,恰当分配投资和储蓄的比例,不要把所有的资产都用于证券投资。如果积蓄不是太多,只够应付日常养老和医疗之用,这时必须选择储蓄、国债等稳妥的投资渠道。千万不能借钱炒股,不能把不动产抵押贷款去投资,因为证券投资的风险是很高的,不能因投资失误而影响自己的晚年生活。

  二是量精力而行。因为年龄的关系,中老年投资者容易记忆力衰退,注意力难集中,这和证券投资需要敏捷的反应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建议中老年投资者以投资基金为主,尽量不要炒股。即便是买卖股票,也要选择基本面良好、估值合理的绩优股做长线投资。

  三是量承受力而行。中老年投资者往往血压偏高,有的心脏也不好,经受不起强烈刺激。而有的证券投资品种剧烈波动,不适合老年朋友参与。如权证的炒作、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等,震荡剧烈,风险极大,中老年投资者千万不要参与其中。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