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平民化
发表日期: 2007-09-29 00:00:00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张尚斌
投资对冲基金的理由在于近期国际市场频繁变动,它“买空”和“卖空”同时进行,以抵消大部分风险。决定对冲基金进场的就是“机会+市场波动”
也许昨天,在不少中小投资者眼中,“对冲基金”还是一个风险的代名词,它为诸多富豪级的投资者如索罗斯带来过巨额的财富。现在,这个此前可能还是遥不可及的事物,其神秘感已不复存在。
汇丰银行的财富管理客户马上将可以通过银行投资汇丰精选的几只对冲基金。在全球股市加剧震荡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泡沫被挤出之后,对冲基金将更有用武之地。尽管这类投资在初期仅限于汇丰的个人银行客户,但是可以预期,这种产品将会很快在普通投资者中普及。
据汇丰银行的说法,拥有个人银行业务的客户要求至少100万港元以上的资产。而在新加坡,只需要最低2.5万新元(折合大约10万元人民币),你的投资组合中就能够出现对冲基金的身影。汇丰银行开始推荐给投资者的仅限于多策略和多经理型的对冲基金,因为这些基金能尽量程度上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投资损失。
对冲基金通常都是通过介入衍生产品领域,来影响其基础资产的市场走势从而在两个市场上都能获取暴利。对冲基金的投资会涉及到各个领域,国际原油及黄金等多种市场无一不是关注的焦点。比起最初的“对冲风险”原则,现在的对冲基金更加强调高收益、高杠杆。平稳的市场对对冲基金经理们来说是没有丝毫吸引力,我们投资对冲基金的理由也在于近期国际市场的频繁变动,对冲基金的基本操作是“买空”和“卖空”同时进行,以此来抵消掉大部分投资风险,决定对冲基金进场的就是“机会+市场波动”。
近来国际市场上频繁的并购事件也是对冲基金一个绝佳的舞台。比如前些时候巴克莱银行启动收购荷银计划,对冲基金经理们预期巴克莱需要筹集资金会导致股价下挫,在市场上大量卖空巴克莱股票,同时卖空荷银,以进行风险套利。再比如新加坡电信收购奥都司:折算成新元来计算,若以一星期后新加坡电信股价下滑到2.7新元,澳都司上扬到3.8新元,两家公司最后达成以每1股澳都司股换得0.8股新电信股,新电信再支付2.50新元现金购买澳都司股票的协定计算,对冲基金在短短一个星期内的回报高达:{[0.8(2.7)+2.5]/3.8}-1=12.3%。总的来说,这种机会对对冲基金来说也是稳赚不赔的。
美国次贷危机中,大部分对冲基金都受到了冲击。但是,绝不能因为这点就夸大它的风险程度。因为大多亏损都是因为对冲基金在挤兑潮中不得不卖出资产变现,这样加剧了资产价格的下滑,基金净值被拉下。比起风险来,精选的几只对冲基金的收益更值得期待。
不过,对冲基金的成本一般都比较高,最少2%的管理费和最高20%利润分成,都是投资者不能不详加考虑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即使基金经理采取被动跟踪的投资策略,他们仍然能够获得很高的收益,无论他的投资亏损与否。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基金经理们是否愿意去执行其招募说明书里的高风险高收益操作方向。如果我是基金经理,有高额的管理费用可以装入口袋,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高的杠杆率?完全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上通过定量交易方法套取差价,或者在股票市场上同时买入股票篮子和指数,操作阿尔法值来进行无风险套利,反正投资者也不知道。
这当然和香港市场上权证等杠杆交易工具相比缺乏足够的透明度,但是正如一位对冲基金经理所说,“我们有能力占据世界每个角落”,它们在市场上已经是强势一方,强到可以控制市场的地步。再加上市场操作不拘一格,这也是市场为何仍然选择对冲基金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对冲基金的操作方式值得大家质疑,但是既定的策略确是既定的。比如工行IPO这种机会,投机型对冲基金是不会缺席的,当然也包括电讯盈科的收购案,等等;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日元拆息套利交易的主角就是那些套利型基金;全球配置型基金会把目光聚焦在发展迅速的亚太地区;专门做石油或者黄金期货的对冲基金会很大程度上操纵市场价格......
只有当对冲基金的战略策略和预期符合,这笔投资才会让你心安理得。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