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经理:像巴菲特一样做长期价值投资者

发表日期: 2007-09-26 15:2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蒋
  当国人为股市疯狂,已有15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如今掌控着20亿元资金的私募基金经理但斌,便常被人追问:"你最近买了哪只股票?"
  "贵州茅台。"
  "前年问你你就这么说,去年也这么说。现在它差不多是最贵的股票了,你怎么还推荐它啊?"
  事实上,从2003年买入贵州茅台股票后,但斌不但没有出售,反而持续买入,已有十几倍的收益。他说:"我要像巴菲特那样,做一个长期价值投资者。"
  世界"股神"巴菲特,从100美元开始投资,现在已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富翁。他重仓购买过10余只股票,然后持有这些股票几十年,从中获取财富数百亿美元。而在中国股市,信奉"长期价值投资",即使不被视为傻瓜,起码也会被称作"书呆子"。股民们津津乐道的,是那些在短短几天内连续拉出涨停板的"神话"。
  2006年,中国内地股市走出多年熊市,上证指数从低潮时期不到1000点,突破2600点。到了2007年,更是冲上5500点高位。人们纷纷取出存款购买股票。国家一系列调控措施,也未能抑制住全民炒股的热情。他们热衷于打探各种"内幕消息",一些证券业人士的博客,因此得到网民和股民的热烈追捧,但斌的博客也出了名。
  但是跟那些指导散户"追击涨停个股"、吹嘘自己是"股神"的"带头大哥"不同,但斌直白地告诉别人:"我在过去10年、甚至12年的时间里,都不是什么成功者。"
  1993年,但斌进入投资行业。老板给了50万元让他买股票。从2月到9月,股票市值升到70万元。加上老板一位朋友拿来的钱,连本金带盈利,差不多250万元。这时牛市接近尾声,但斌听到消息,说深深房有大机会,就投入了所有资金。结果股市大跌,盈利全部回吐。为了弥补损失,但斌不断地做短线,不断亏损,最后只剩下不到90万元本金,连骑自行车也神情恍惚,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失败。
  两年后,很多机构都做国债期货。但斌也向所在营业部老总建议做国债期货。"我们跟着庄家一路做多,赚了很多。我本想退出市场,但临时又决定多做一把,结果遇上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砸盘的'327事件',我们被强行交割,协议平仓,不管之前赚了多少钱,全部吐了回去。"
  在君安证券研究所当研究员期间,但斌学会了从行业、企业的角度分析股票,"我的投资习惯在这里第一次得以改变,开始从技术分析转向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是"股神"巴菲特的成功秘诀,也是量子基金创始人、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的成功秘诀。今年9月中旬,罗杰斯访华,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但斌与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一起,获邀与罗杰斯进行对话。
  罗杰斯用自己在世界各地投资40年的经验告诉中国股民:市场有很多内幕消息,有的是坏的,有的是编出来的,有的是通过操作故意传播到市场上的,听信这些消息就会赔钱。投资唯一的好方法,就是自己进行研究和调查。
  2001年之后,但斌已不再听信各种内幕消息。他用分析行业和企业的方法,直接投资在香港市场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平均赚了四五倍。他更坚定地相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选最好的、像"王冠上的珍珠"一样的企业投资。
  他成了巴菲特的"粉丝"。为了见偶像,但斌购买了巴菲特所拥有的伯克希尔公司的一股股票,然后去美国参加股东大会。他找寻巴菲特居住的小屋并在门前拍照留念。他拜访巴菲特每周必去的牛排馆,告诉侍者"巴菲特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巴菲特的伟大,不在于他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他很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把对世界和历史发展认识的观点运用到股票投资中去,然后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坚持。"但斌总结。
  他一位同学的投资个案,让但斌更深刻地理解了时间的力量。这位同学1993年用2万元购买了一只股票,2007年7月3日这些股票价值36万元,如果每次配股与股改的权证都要的话,这笔投资的总额接近150万元,按2007年9月25日计算市值约240万元。
  但"中国的多数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太不成熟,股票是一种理性投资,而非赌博。"但斌常接到电话,询问"有什么内幕消息"或者"听说大盘要调整,你减仓没有?"
  "我会告诉他们,我几天没看大盘了。这不是忽悠他们。在过去30年中,沃尔玛的股价涨了1343倍,中间经历了很多次回调整理。1987年股灾中,曾下跌22%,够吓人的吧?但是如果放在历史长河中看,这点跌幅是没有意义的。"与其盯着花花绿绿的大盘,但斌宁愿多去上市公司做调研。过去3年中,他拜访了50多家上市公司。
  "我们这个时代充满激情,在活力激情的下面,是浮躁的金钱至上的暗流,就像股市充斥着题材、概念,背后多的是一锤子买卖的套现。在投资界很多人幻想通过资本运作获得厚利,却不愿意承受经营实业背后的艰辛。"
  国内财经类杂志《Value》想做一个华人杰出投资者系列访谈,主编张志雄为确定被访者名单伤透脑筋。他对职业道德看得很重,回避曾"害过人"的投资者。为了使杰出投资者的名单产生具有独立性,他拒绝任何性质的赞助,同时也请同行品评人物,这样一来二去,最后确定14名受访者,其中4名来自内地,但斌榜上有名。
  与其他众多低调的基金经理相比,但斌的曝光度高一些。"他树立个人品牌也是正常的营销手段。"一位在深圳证券行业工作了10年的共同基金经理说,"但斌的长期持有的理念很正确,但实际上能做到的人太少了。大多数投资者缺乏的是坚持。"
  相信"长期价值投资"的人,才会成为但斌的客户。但他们有时也很难抵御短期利益的诱惑,或者被短期的市场风险左右情绪。几年前,但斌为客户买入一只股票,买入价8元,涨到16元后又跌到9元。客户要求卖股票。但斌便带着他去企业考察,告诉客户,"我们投资的是实实在在的公司,市场波动无法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他最终说服了客户。如今,这只多次送配后股票的市场价格在40元左右。
  2003年,但斌买入贵州茅台的股票,持有至今。当今年5月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乔洪被立案调查、并采取"两规"措施时,市场有人抛售茅台股票。但是但斌坚信,这家企业不会因为高管个人去留而影响经营业绩。半年来,这家公司的股票从当时不到100元,上涨到150元左右。
  但斌购买的股票,都不是什么神秘公司,而是那些众所周知的好企业,比如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来自不同渠道的消息,证明但斌对此并未撒谎。有网友在他博客上发问:"您把自己的观点和您看好的股票坦诚地公布出来。如果我是您的客户,我为什么还要把资金交给您管理呢?我自己直接去购买,岂不是省去了您的提成,同时也获取了和你一样的收益?"
  马上就有网友替但斌回答:即使巴菲特告诉你一只股票,你也未必赚钱。因为你拿不住,大多数人半年都拿不住。一跌就跑,一涨就追。实际上客户是在花钱雇人克制自己人性的弱点。
  2004年,东方港湾公司全年的收益率是54.33%(上证综指同期下跌了12.51%);2005年全年的收益率是38.00%(上证综指同期下跌8.34%);2006年全年的收益率是233.35%(上证综指同期上涨了130.43%);2007年1~8月的收益率是104.15%(上证综指同期上涨了83.34%)。2004年初至2007年8月,东方港湾3年半时间的复合回报率为1184.39%,而同期上证综指仅上涨227.60%。这个成绩虽然跑赢了大盘,但比一些共同基金还是有差距。有人因此瞧不上但斌:他做得也不咋地啊!
  对这种意见,但斌倒是毫不在意,因为他的偶像巴菲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从来没有哪一个年份的收益是全世界最高的,可是总体算下来,他始终是冠军。但斌因此把自己的信托基金命名为"马拉松"。
  他赞同来自台湾的黄庆和先生的观点:确立一位基金经理人历史地位需要10年,10年代表了市场的两个多空周期。如果要给一位经理人下定论,要看20年以上的业绩,20年基本涵盖了基金经理人从当上基金经理到退休的工作经历。衡量大师级基金经理的标准更严格,要用30年,因为"投资像孤独的乌龟与时间竞赛"。
  《Value》主编张志雄多次听过但斌富有激情的、诗人般的演讲。他相信但斌的格言出自真心,也希望但斌能照此成功,"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有生之年处在一个伟大而小康的时代,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太少见了。"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