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调研将套“紧箍咒”
发表日期: 2007-09-24 00:00:00 来源: 深圳商报 作者: 周宏
基金的投资研究套上“紧箍咒”,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上周二,证监会一口气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相关各方行为的通知等一套5个规定准则,其加强“内幕消息”管控、强化重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公平性的目的昭然若揭。
而按照这个政策趋势,目前业内机构研究投资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很有可能在未来将进入监管部门的规范视野。
“内幕交易”规定趋严
上周公开征求意见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即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其第五十一条明确载明,“任何知悉重大资产重组信息的人员在相关信息依法公开前,泄露该信息、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相关上市公司证券、利用重大资产重组散布虚假信息、操纵证券市场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个规定显然较之前的有关法规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强化。根据2005年修订《证券法》第四节第七十三条和第七十四条规定,只规定了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的范围,并未有针对买方机构的专门规定。而最新征求意见稿显然和海外规定更为接近,任何知悉能够影响股价的重大消息的人,都不能利用该信息买卖、传播或鼓励他人买卖,规定进一步趋严。
规定针对部分现状
上述规定对于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状况显然很有针对性。
目前看,无论是由一些券商研究机构提供的“卖方研究”,还是部分基金团队进行的买方研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获取、使用、传播“内幕信息”和准内幕信息的状况。尽管这未必是普遍现象,也不一定完全构成基金业绩的所有基础。但是,关于部分知名基金经理和王牌团队依靠“人脉”获取内幕信息的说法在业内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而在目前公司资产注入成为市场热点的情况下,基金等机构在向上市公司的调研中,追问公司业绩、重大投资、资产注入进程乃至股东名单,也是一个不鲜见的现象。一些卖方机构在向基金等机构提供服务中,公然在短信、报告中包含可能涉及内幕信息的材料。这显然与证券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原则并不相符。
规范趋势明确
从长期来看,基金进一步规范运作的趋势将不可阻挡。但从目前看,在市场有效性无法快速提高,而牛市中部分公司、行业的市值占比增大的背景下,“消息”的市场价值正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祭出强有力的市场监管手段,显然是市场正本清流的迫切需要。
值得提出的是,在有关规定中,对于内幕信息等违规手段的处罚尚不够明确和严厉,相较之其目前非常大的经济价值,尚待进一步调整和细化。而一些市场影响很大已立案的违规案例和基金经理究竟如何处理,必将影响行业和市场的长期预期。早日给市场一个最终的说法,显然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