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购基省钱窍门多(理财视点)
发表日期: 2007-09-12 00:00:00 来源: 市场报 作者: 卢远香
随着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市民开始寻求生财之道。选择合适的银行买基金,申购费率可以低至0.3%;巧用基金转换,能以0.3%的费率买到股票型基金;使用这些窍门不仅是为了省钱,其目的还是在于增强理财意识。
银行卖基
打折优惠各不同
目前,基民越来越多地选择网上银行来购买基金,因为这省去了排队之苦,而且24小时交易,非常方便。而随着各大银行代销的基金越来越“雷同”,为了抢夺客户资源,银行也开始采取网上申购打折的做法来吸引眼球。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一只基金通常在多家银行销售,但由于各银行优惠幅度不一,因此,基民要享受费率优惠还需要多进行比较。
如果在8月20日投资5万元申购易方达策略成长,使用不用银行卡的网上银行,其优惠幅度并不相同。如使用广发“理财通卡”作为扣款卡,则申购费率仅0.3%,即申购费用是149.552元。
而用建行储蓄卡、兴业借记卡、浦发东方卡,则申购费率为0.6%。同样是投资5万元申购易方达策略成长,需要支付的申购费用为298.211(元)。可见,使用不同的银行卡申购同一只基金,可以节省手续费298.211-149.552=148.659元。
目前大多数基金的标准申购费率为1.5%。在众多银行促销优惠中,选取最适合的银行卡才是省钱的关键。
目前,招行代销的基金最多,投资者只需要这一张银行卡就可以方便购买200多只基金,但无费用优惠。工行代销的100多只基金很多都是最热门的基金,且从6月20日开始申购费率打8折优惠,而建行网银申购基金则享受7.5折优惠。交通银行基金超市推出网上优惠,通过交通银行网上申购基金,有近130只基金可享受到优惠费率,优惠最低可达4折。深发展银行也推出了类似的活动,在该银行网上银行购买基金,其中87只基金可以享受申购手续费0.6%的优惠,最低折扣为3折,即费率为0.45%。兴业银行卡能转战37家基金公司的网上直销,享受基金公司网上直销的4折优惠。建设银行卡相对而言更为实用,除了能在34家基金公司网上直销上使用外,它还代理了100多只基金,显然对于“养七八只鸡”且分属于不同“鸡场”的投资者来说非常方便。使用广发“理财通卡”作为扣款卡,在基金超市中的易方达公司网站上申购基金,最低可获2折的优惠费率,申购费率仅0.3%。但要注意的是,享受这种折扣优惠的前提,是在网上银行购买。
■专家提示
综合来看,各家银行的基金申购费率优惠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基民要享受费率优惠还需要多进行比较。选择最适合的银行卡才是网上购买基金的重要一环。
基金转换
巧用省钱三步法
基民在不同的基金品种间换仓操作,选择不同基金公司之间的产品,要先赎回一只,再申购一只,来来回回要花掉1.5%甚至2%的成本,时间上也得花上好几天,而在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间转换,则既省钱又省时。
目前,很多基金公司提供基金转换业务,即在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不同基金之间进行转换,可享费率优惠。而对于部分基金来说,巧用基金转换,还可以买到打5折的基金。例如,基民想申购易方达旗下的股票型基金,直接申购偏股型基金的费率是0.6%。但是,先买易方达旗下的货币基金,再转换成股票型基金,申购费率只要0.3%。在两天时间内,先买货币型基金再转为股票型基金,手续费等于是打了5折,可省下一笔小钱。
目前,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转换的费率并不统一,部分基金对转换业务甚至不收任何费用。例如:易方达旗下股票型基金之间的转换费率为0,旗下货币市场基金和月月收益基金的转换费率也为0;嘉实基金对持有时间在2年以上的股票基金转成其他偏股型基金也不收取费用;大成基金对投资者在一年之内进行的头2次基金转换不收费。因为转换成本较低,聪明的投资者可以跟随市场大势在不同基金品种间进行多次转换,提高收益易如反掌。
巧用基金转换,还能尽可能发挥资金的使用率。直接买股票型基金一般最少要1000元或1000元整数倍,而买货币基金则无这个限制。如果银行卡有9950元,直接申购股票型基金则只能申购9000元,而剩余的950元则只能闲置在银行账户上。但是,先用9950元申购货币型基金,再在第二天全部转换成股票型基金,则可以充分利用9950元的资金,申购更多份额的股票型基金。
基金转换,还可以缩短手续办理时间,股票型基金的赎回一般需要4个工作日,申购需要1个工作日,即完成基金的赎回和申购总共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基金转换最快可以当天生效,最晚也只需3个工作日。
■专家提示
对于倾向于在不同风格基金之间频繁换仓的基民来说,选择伞型基金,只需要很低的成本或零成本转换,能节省不少的交易费用。这是因为伞型基金作为一种“自助餐”式的基金组合,其子基金之间具有互补的特性,可以让基民换仓更为便利。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