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如何寻求市场突破(品牌头条)
发表日期: 2007-09-10 00:00:00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欧阳洁
何谓企业年金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是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等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之外,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在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年金被称为仅次于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障第二支柱”。
近日,保险业参与辽宁省企业年金改革试点成果发布会举行。3年前,辽宁省曾率先在全国进行企业年金市场化管理运营试点,与太平养老保险公司签订了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化管理运营的“第一单”,完成70户省直企业积存的年金基金和账户的转移。
经过3年实践,目前辽宁省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共有1700户,职工37万人,积累资金24亿元,其中建立规范的企业年金的企业有330户,职工12万人,积累资金8.6亿元。
据统计,2005年,全国企业年金规模为680亿元;到2006年年底,规模达到910亿元,年增长额为200多亿元。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10年,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新增数额达到1000亿元左右。
企业年金的市场化管理
增强员工归属感,助力资本市场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让他们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可以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年金具有积累性、稳定性、规模性以及追求长期回报等特点,年金的专业化市场管理也可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介绍说。
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辽宁省被确定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全国唯一试点省份。2004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制定颁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确立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体现了国家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建立、市场化管理运营、政府加强监管的原则。
作为全国唯一的试点省份,辽宁省于2003年底率先在全国进行企业年金市场化管理运营试点,并于2004年8月与太平养老保险公司签订了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化管理运营的“第一单”。太平养老保险公司作为我国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截至目前,在全国已与1400家客户签订了企业年金受托管理合同,签约管理资产约70亿元。
企业年金运作模式的选择
角色分拆利于安全,但协调成本高
为了保证基金托管的安全,目前我国企业年金选择信托型运作模式,这是一种“角色分拆”的模式。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四种人”分担不同的职能,并由不同的资格认证专业机构承担。受托人是责任人,具有选择、监督、更换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职能,并制定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策略;账户管理人建立和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并定期向受托人和有关监管部门提交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报告;托管人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投资管理人则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进行投资。这样的运行模式就将资金托管、运作和监督的职能分散,以保证企业年金的安全性。
2005年,8家保险机构获得了10个企业年金管理人资格,包括2个受托人资格,4个账户管理人资格,4个投资管理人资格。截至2006年底,养老保险公司的企业年金受托业务量已占全部法人受托人业务的65%以上。
然而这种运行模式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陈文辉指出:“在这种角色拆分的模式下,企业年金业务流程和运营的管理复杂,协调成本大,导致业务开展困难和迟缓,签一单合同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另外,只具有单一资格的机构开展业务极其艰难,例如4家获得账户管理人资格的寿险公司,管理的个人账户总数不到4万个,难以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
面对市场阻力必须创新。太平养老保险公司是我国目前企业年金客户数量最多、基金规模最大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作为企业年金制度的核心——受托人,公司与合作银行联手推出了“2+2”无缝连接的标准企业年金计划模式,即养老保险公司同时担任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另一家商业银行同时担任托管人的账户管理人,二者共同运作企业年金计划。这样既减少了管理沟通成本,也利于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利于市场开拓。
多方破解企业年金发展“瓶颈”
优惠政策不明确,职工缴费积极性受影响
910亿元的市场规模和1万亿元的市场预期还有不小的差距。据介绍,在年金市场成熟的国家,60%以上的企业都会有年金计划。而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还刚刚起步,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中知道企业年金的只有40%,真正有所了解的只有其中的30%。有1/3的企业主认为企业没有这个责任,很多员工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认为:建立企业年金不能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
市场空白意味着市场潜力。据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企业年金业务将以年均29%—44%的速度增长。那么,市场发育和培养还需要哪些“引擎”?
“税收优惠是国家扶持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手段”。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说,“目前,我国还未建起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现有政策仅对企业缴费给予了税收优惠,对个人缴费以及运营收益的优惠政策还不明确,严重影响职工的缴费积极性。由于各省优惠比例不同,使部分企业持观望和等待态度。”
很多中小企业虽然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积极性,但是由于资金量小,管理成本高,单独设立企业年金计划比较困难。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各金融机构下发《企业年金基金集合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草稿)》,拟推出集合年金计划。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何伟博士介绍:“与单个企业设立的企业年金独立计划不同,集合年金计划是一种可由多个企业共同参加的企业年金计划,这样能有效降低单个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成本,形成一种成形的标准化产品,将原本由多个企业分散承担的义务由一个法人受托机构全权负责,减少了许多重复运作的环节。”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