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仓"触疼"信托责任"神经

发表日期: 2007-05-22 10:11:02  来源: 中财网
  5月17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决定正式免去唐建担任的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及其他一切职务,并予以辞退。公司总经理王鸿嫔女士对唐建涉嫌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违规投资事件作出回应和全面说明。"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直面对基金经理道德风险的质疑与担忧,我们更需要挺起脊梁。
  老鼠仓是指庄家用公有资金在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当然,最后亏损的是公家资金。"老鼠仓"属于内幕交易的一种,《证券法》中明文禁止包括基金在内的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此前,券商、上市公司、私募基金等都有"老鼠仓"现象。据说,德隆事件就存在"老鼠仓"问题,当初参与"老鼠仓"的某证券公司高管亲属获利近千万,全部套现,而德隆系股票崩盘导致至少两家证券公司倒闭和多家银行等机构损失数百亿元。而今,"老鼠仓"又从证券蔓延到了基金,无疑波及危及1700万"基民"。基金是受托理财机构,建"老鼠仓"违背职业经理人的一般诚信原则,是严重的职业操守问题,并涉嫌犯罪。基金经理们应珍视自己的"信托责任",不要再次毁掉危及其生存根基,损害公司或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甚至导致所服务的机构严重亏损,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据悉,在美国等国外基金行业中,为解决基金经理的利益问题,规定基金经理可以买卖股票,但是不仅要将交易信息定期对雇主报告,而且要遵循一种"交易优先次序"问题(priority of Transactions),具体而言,就是基金经理要将客户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在为自身利益采取行动之前,必须让客户首先采取行动。一旦违反这些行为,将受到吊销执业资格的处罚。
  中国基金业几年来经历坎坷发展,业绩来之不易,曾经的"基金黑幕"的考验,如今"老鼠仓"现象终于又挑战有关监管当局,如何治理和杜绝"鼠患"让人头疼。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监控避免基金经理开"老鼠仓"存在诸多模糊地带,基金公司在制度设计上的防范措施未必很有效,仍然难以保证基金经理不通过其他途径牟利,如公司按照证监会和集团的要求,把基金经理及其家属的身份证号码等资料上报。基金经理也坦言,不好界定家属的范围,有些朋友身份模糊是否也要报上去,再者,如果监视范围过广、过大,这对基金经理似乎不公平。如果因身边的人做基金经理,为避免内幕交易,而丧失参与资本市场的权利,基金经理恐怕不是"财神",而变成让人退避三舍的敏感人物。
  此外,一些基金业内人士抱怨,即使某些相关监管者还通过内幕交易操作股票,"职业操守"尚成问题,甚至有人认为"老鼠仓"是证券包括基金行业的潜规则的说法。所谓的"潜规则",可能各行各业都存在,去年娱乐圈曝光的"潜规则"事件格外惹眼。看来,此类内幕交易确实颇具挑战性,为行业建设着想需从严计议。(中言)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