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双刃剑

发表日期: 2007-04-23 00:00:00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付建业
  付建业
  中国基金业在2002年底引进外资,此后,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进入中国基金业,固然是由于资本财富增值的本质冲动。但与此同时,外资借助成熟的管理经验和投资理念,在中国“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无疑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认为,外资已经在成熟市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投资理念、流程、技术等方面都可以给国内基金业带来新的启示。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群航也认为,外资在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执行力方面比较强,可以给国内的基金公司带来新的企业管理文化。
  不少基金业内人士都认为,外资进入中国基金公司后,可以重点发展QFII、QDII等业务,运用外方成熟投资经验,更好地为内地投资者开展投资理财服务。同时,基金公司还可以借助外资的先进理念,逐步由单一的基金管理公司向多层次、全方位的资产管理公司转变。而且,外资还有可能给国内基金业带来一个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以及一个相互制衡的董事会,从而改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从目前的合资基金公司来看,其业绩普遍处于国内基金业的前列。据银河证券对45家基金公司的股票投资管理能力的统计显示,在前23名中有11家是外资公司。上投摩根和景顺长城两家合资公司分列第一和第二位。大部分合资基金公司业绩和市场形象均表现优异。
  另一方面,合资基金公司中外方的股权比例一直是个敏感点,2002年底,合资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均在33%以内。其后据WTO条款,外资比例在2004年底可达到49%。目前,外资纷纷将股权比例提高到49%的政策上限。但在实践中,已有合资基金公司中外资已处于相对控股地位。此前,就出现过由于外资控制过多,中方股东形同虚设,管理层要求基金公司整改的案例。2006年,在对华夏基金的收购谈判中,瑞银集团曾提出以高达7元的溢价收购,但随后被北京国资部门拒绝。
  业内人士指出,外资财大气粗,如果任凭其收购,那么它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基金业的老大,掌握话语权。金融业从来就是一个管制与竞争并重的行业,如果外资过多地参股国内的基金业,我们就有可能丧失对行业的控制。
  “对外资进入国内基金业,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方面,同时也要警惕部分外资深谋远虑,注意一个限度。”一位基金研究人员还表示,引入外资后,中西方文化及制度上的融合也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熟悉也需要一段时间,这些都是中方需要注意的问题。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