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热销的冷思考

发表日期: 2007-04-02 00:00:00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谢远雁
  信诚基金管理公司营销策划经理谢远雁
  金丝雀学会唱一首歌后,若要它再学新的,它会干脆让神经细胞死掉,第二年再长新的。要改变一个坏习惯,需要花上十倍的力气!同样,让基金投资者改变错误的旧观念比让他接受一个新观念要难度大,就像洗脑,要先“革命”,不破不立。
  投资者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样,投资者的成熟也必须历经市场的洗礼。我们任重而道远。
  前一阵看《时代报》,赫然发现一篇文章,提及读者陈女士致电投诉,称凌晨3时她摸黑前往工行欲购买基金,却只排到20名,结果该支行只有100万限额供应,她已经无望认购。还有一则新闻,说两位耄耋老人早7点前就到工行文新报业分理处排队购买基金,为了确保抢到配额,两名老人强撑身体,也不愿到隔壁沙发就坐,就怕错过叫号。
  火热的基金
  除了报纸上的新闻,周遭的同事朋友也不断带来更多基金热销的逸闻。以前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吆喝着卖基金,一个月只能发行几亿份。现在只要是新基金开闸销售,动辄1天甚至1小时就达到100亿规模的发行上限;2004年两只百亿基金的诞生,曾以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如今100亿规模只是平均数;以前银行卖基金经常靠行政指令,很多员工为完成销售任务经常要自掏腰包,现在买基金就像得到一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就连久未联系的同学、朋友,也开始向我咨询基金投资的事情,其中还不乏亲戚的邻居辗转打听。世事多变,没想到,短短一年间,基金已经从“躲在深山人不知”变成“街谈巷议皆基金”。无怪乎去年底一家权威机构评选年度关键词,“基金”已赫然在列。
  有数据为证,2006年新增的开户数就达到700万户之多,这个发展速度可以打破所有其他国家的纪录,让业内人士无比振奋。但是,在基金热销的背后,其实潜伏着很多隐忧。
  老百姓的误区
  基金作为国内投资市场的新兴事物,因为近期的赚钱效应引起了老百姓的关注,但很多人对基金的概念是模糊甚至错误的。第一,不少人把基金当成股票,抱有“炒基金”的思想进行投资。近期,经常有银行行员打电话到基金公司客服中心询问目前是否买入或卖出的时机,以便告知投资者如何通过短炒基金赚取差价。现在甚至出了本书,书名就叫《明明白白炒基金》,在网上热销,也在之前的广州金融博览会上被大家争相购买,很容易误导投资者。第二,由于去年股市爆发性上涨,股票型基金平均投资回报高达93.89%,导致很多人对基金回报出现不合理的预期,却忽视了基金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此外,还有很多人盲目追捧新基金,总是以为老基金净值高,代表该基金“贵”,而新基金以1元面值申购,比老基金便宜。受此观念左右,近期每遇新基金发行,就像前文所说趋之若鹜,疯狂排队抢购。而市场上数十只已经经受市场考验业绩优秀的老基金持续申购却少人问津,令业内人士捶胸顿足,徒唤奈何。
  降低预期 长期持有
  其实,与股票投资不同,基金是适合长期投资的理财品种,只有长期持有基金,才能成为最大的赢家。举例为证,根据我们对中国基金市场的统计,如果在基金首发期间随意认购一只基金,持有1年盈利的概率64.71%,2年获利的概率增至91.38%,而持有4年则100%盈利。另外,基金申购赎回均有一定的手续费,若持有时间较短,赎回手续费也稍高。因此投资者宜选择优秀的基金公司和合适的基金品种并长期持有,而避免像股票投资一样频繁地低买高卖波段操作。
  另外,基金并非能够获取暴利的投资,国际成熟市场股票型基金正常的年均回报率为12%-15%。多位国内的基金经理指出,去年的股指涨幅惊人,源于上市公司股改后的全面补涨,基金收益也随之水涨船高。今年的市场虽然仍值得期待,但是上涨幅度不会像去年那么大,更何况,股市变幻莫测,基金收益也是有波动性的。投资者如果漠视投资风险,抱有过高的回报预期买基金,让人担忧。说到底,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绝对不能被市场的热度冲昏头脑,更不要掉以轻心,基金投资有风险,并非所有的基金“买了一定会赚钱”。
  净值的高低并不重要
  此外,购买一只基金,应该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净值的高低并不重要。基金的净值只是一个清算的价格,不存在“便宜”和“贵”的问题。衡量一只基金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依据应是预期回报率,而预期回报率与基金单位的当前价位是无关的。比如,甲基金的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元,投资1万元可以购买1万份,而乙基金的单位净值为2元,同样的1万元只能购买5000份,看起来似乎少买5000份。但是假设两只基金一年预期回报率均为20%,投资甲基金1万份,一年后基金净值达到1.20元,总资产则为:1万份*1.20元=12000元。而乙基金当前单位净值为2元,一年后基金净值上涨20%达到2.40元,总资产则为:5000份*2.40元=12000元(以上计算剔除手续费)。
  由此可见,开放式基金并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的差别,是否能够实现高回报才是关键。何况,净值高的基金一般反映了该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水准和风险控制能力,代表该基金经历了市场考验,更加值得信赖。例如,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夏基金,单位净值已经超越了10万美元,而基金规模高达百亿美元之上,但是从没有人认为这只基金不值得投资。因此,投资者应该克服净值恐高的心理障碍,不要盲目追捧新发基金,而应把关注点放在研究市场未来走向、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基金类型、再选择有品牌、股东背景强大、团队优秀、长期业绩优良的基金管理公司等方面,这些基金投资原则更为关键。
  投资观念的引导更重要
  当然,由于基金市场的投资者成熟度仍处于初级水平,加之2006年的单边行情把投资者带进了美好的憧憬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基民对基金超乎想象的狂热和投资误区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市场各方及大众媒体要有强烈的使命和责任感,从投资理念、投资知识与实务等方面加大投资者教育。特别是投资观念的引导更为重要,也更艰巨。
  要改变一个坏习惯,需要花上十倍的力气!金丝雀学会唱一首歌后,若要它再学新的,它会干脆让神经细胞死掉,第二年再长新的。同样,让基金投资者改变错误的旧观念比让他接受一个新观念要难度大,就像洗脑,要先“革命”,不破不立。基金投资者教育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你讲,我讲,他也讲,只有大家共同携手,不懈努力,基金行业才会逐渐步入成熟。
  投资者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样投资者的成熟也必须历经市场的洗礼。我们任重而道远。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