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货币非典型性跳高 为推收益出“险招”?

发表日期: 2005-03-07 00:00:0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汪涛
  本报记者 汪涛 上海报道
  开放式基金将手中的债券卖给第三方,第三方再转让给货币市场基金。在这种协议转让中,货币基金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拿到券。
  对于开放式来说,损失1%的收益并不明显,但对于同等规模的货币基金来说,1%的收益就非常巨大了。
  银华非典型性跳高
  从4%到8%再到10%,银华货币市场基金最近4个交易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一直在走钢丝。银华货币市场基金采用基金份额分级制,分为A、B两级基金份额。3月1日,银华货币A和银华货币B的7天年化收益率达到了4.206%和4.467%,而近期刚发行的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则为4.44%。
  3月2日,银华货币A和银华货币B的7天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了8.334%和8.602%,而此后两天更是高居10%不下。远远高出其他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水平。
  此前,货币市场基金的最高纪录是由南方现金增利创造的3.72%,银华的异动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银华很快对外作出表示,基金短期取得较高收益的主要原因是遭遇赎回,近日减持了部分高收益率的债券品种,实现了部分收益。由于本基金规模较小,从而使本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
  银华基金同时表示,7日年化收益率只是一个短期反映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的指标,目前的高收益水平是暂时的、不可持续的。
  在遭遇赎回时,基金经理通常有两种方式:抛券或者利用杠杆融资。据银华高层透露,银华货币的回购杠杆达到20%。
  20%是证监会将在4月1日实施的货币基金运作细则的上限,不过,与目前规定的40%还有一段距离,按照该人士说法,银华并没有利用目前的杠杆空间,而是选择了抛券。
  对于银华遭遇赎回的说法,该人士表示,截至3月3日,银华货币的规模在5个亿左右。赎回额度接近一个亿。
  银华的这一说法基本得到业内的认可,在通常情况下,货币基金收益率出现井喷,往往与基金套现手中的高票息债券有关。
  对于货币市场基金而言,流动性强的高票息债券主要是指一年期央行票据。
  资料显示,银华货币市场基金成立于2005年1月31日,应该说这一时间点前后对货币市场基金并不是十分有利。
  从建仓的角度看,一是这一时期央行票据恰好处于暂停发行阶段。二是货币市场收益率处在大幅下行时期。在二级市场上,一年期央行票据的收益率介于3%至3.1%之间,已较去年高点回落了近30至40个基点。
  目前,在二级市场上一年期央行票据的收益率大约为2.8%,与前期相比仍存在可观的价差收益。
  业内人士表示,银华的解释有道理,由于银华货币基金规模小,成立时仅为5.91亿份,在货币市场基金中属袖珍型,在兑现同等收益的情况下,其每万份单位所获得的收益率将会略显高企。
  货币基金稳定性受质疑
  若银华所讲属实,客观分析,银华只是一次非典型性跳高,不过,这并不能掩盖抛券对货币市场基金影响的事实。
  抛券风险在于,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攀高的现象并不可持续,基金手中库存的高票息央行票据较为有限,不可能为了维持高收益而持续抛券。
  基金经理作出抛券,是基于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判断,“目前是货币市场利率的低点,普遍预期是货币市场利率将在未来出现上升。”某位不愿透露公司姓名的基金经理表示。
  央行票据是货币市场利率的晴雨表,如果市场按照预期发展的话,那么现在作出抛券的基金将是正确的投资决策,货币基金将在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的时候,逢低建仓。
  选择抛券,并非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不过,持续抛券量过大的话,如果货币市场利率没有出现回升,或者回升时期推迟的话,基金则必须承受在高位建仓的痛苦。
  “这是目前持续大量抛券的基金必须意识到的风险,一旦利率没有及时回升,他们的操作通俗的讲等于是‘做反了’。”该人士表示。
  因为基金卖券之后,收益只体现在当天,在随后的时期内将会出现缺券的情况。
  通常来讲,维持货币市场基金利率的是票据的正常利息,如果大量抛券,而在日后无法及时建仓,一方面是手中没有足够的收益来源,短期内实现了高收益,长期来看收益将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抛券产生的大量现金,对基金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当前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较大时,必须承受动辄上十亿的现金压力。
  最近一些基金品种,收益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不排除就是抛券之后,手中没有足够的券种的缘由。
  的确,最近出现了一些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与银华相反的情况,收益开始逐渐降低。
  当然,收益出现下降,也可能是基金出现比较大的申购,摊薄收益或者进行规范检查的原因所致。
  这也是目前货币市场基金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通过摊余成本法和影子定价等方式估值,却无法真实的反映基金收益情况。
  货币市场基金一直强调收益的稳定性,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特别关注基金的流动性,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目标在于低风险、高流动性、稳定的当期收益。
  纵使不存在违规行为,收益的上下波动对基金的发展并无益处。
  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来说,对收益率有着充足的认识,一位机构投资者表示,对于现金管理工具来说,货币市场基金2.9%左右的收益已经非常具有吸引力了,基金收益高达3.7%甚至10%以上,反而会增加投资者的顾虑。
  “拆招”收益高走
  业界普遍的看法是,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二级市场的收益。
  3月2日,一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收益率下降至2.81%,比节前猛降了32个基点,直接推动了央行票据二级市场价格的上涨。
  而观察货币市场基金近期收益率的变化后,不难发现7天年化收益率创下新高的时间几乎恰好为3月2日,大部分货币市场基金逢高兑现了手中的央行票据,导致短期内收益率迅速增加。
  除去抛券和申购赎回,对货币市场基金高收益率的话题依旧是市场上谈论最多的话题,在与多位基金经理反复交谈之后,记者了解到,货币市场基金获取高收益的手段大致有以下几招:第一,扩大杠杆。
  根据即将推出的管理规则,“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债券正回购的资金余额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20%”。
  这个出乎货币市场基金经理们的预料。
  对于大多数货币市场基金,基本按照正回购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40%操作。
  即使在新的规则实施之后,基金还可以使用买断式回购的方式继续做大杠杆。
  对于买断式回购,规则只是要求融入基础债券的剩余期限不得超过397天。在买断式回购上,货币市场基金仍然将有很多操作的余地。
  第二,转移利润。
  对于货币市场基金来说,转移利润的方式多种多样,特别是在银行间市场是一对一的协议转让的情况下。
  例如旗下开放式基金手中的债券卖给第三方,而第三方再转让给货币市场基金。在这种协议转让中,货币市场基金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拿到券。
  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损失1%的收益并不明显,但对于同等规模的货币市场基金来说,1%的收益就非常巨大了。
  另外,一些券商在基金销售过程中,基金公司利用旗下的封闭式基金做交易量,而券商则发力于该公司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
  转移利润,无疑就是牺牲旗下封闭或者开放式基金的利益,不过,基金经理表示,这只是圈内的一种说法,并没有证据能够明确证明这点。
  第三,就是在剩余期限上做文章。
  设法延长剩余期限是货币市场基金经理的通常的招数,根据证监会的新规则,要求在每天都不超过180天,此前货币市场基金只是要求在披露时点不超过180天。
  记者了解,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基金公司已经开始遵循每天不超过180天的要求,不过,利用各种方式打擦边球的基金公司也是大有人在。
  以上几点只是业内可能存在或者部分公司存在的情况,并不具有代表性,实际上,更多的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对货币市场基金进行合规自查,并向证监会的新规则看齐,特别是部分合资公司,这也是业内出现的一个向好信号。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