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如何捱过“冰点”

发表日期: 2005-01-31 00:00: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陈赋斌
  深圳报道 经过了去年初那段基金发行的“大跃进”之后,“基金好卖”的感觉对基金公司而言,已是恍如隔世。随着股市的节节下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基金销售上空的阴云一直集结不散,基金公司开始苦叹日子难捱。
  尽管从全年来看,2004年是一个基金规模扩张的丰收年,但发行上的“灿烂春光”却基本属于上半年。3月份,海富通收益和中信经典配置的首发均超过百亿,而整个上半年,有10余只基金的首发规模突破50亿份。直到去年5月金鹰精选设立,其5.4581亿份的规模不仅创下行业首发规模的最低纪录,也成为去年基金发行由热转冷的“分水岭”;8月以后,宝利配置、东方龙等基金发行规模都在10亿份左右。到2004年底,已有5只基金的首发规模不足10亿份。
  审视基金发行规模的变动,不难看出,基金发行的节奏与股市走势显著相关。特别是由于去年发行的基金仍以股票型基金为主,使两者关联度十分密切―――上半年市场相对偏好,基金发行也明显集中趋旺,之后随着市场逐步走低,基金发行水平随之滑落。在3月基金发行高峰之后,4、5、6月发行总额逐月下降,在7月证券市场持续下滑后基金发行进入低潮。下半年基金发行总额仅为292亿份,尚不及3、4月的单月发行额。即使是在传统规律上基金容易发行的第四季度,新基金的发行依旧低迷。一位基金人士称,在一些地方,基金发行之难,与年初相比已是“冰火两重天”。
  业内人士指出,在去年发行高峰期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很多是第一次购买基金,目标就是冲着2003年的高收益,明显缺乏风险意识。而基金在2004年下半年两次季报的公布显示,行业性亏损难以避免,这意味着刚刚入市的新基民就不得不接受亏损的现实,这对投资群体的入市信心是个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基金规模越大,信心受到打击的面越大,上半年在发行上的一味拼大规模,在市场不断下跌中已经埋下恶果。它使得基金的发行之源面临枯竭的危险,要想恢复尚待时日。
  相比风格特点雷同、颇有业绩之忧的一般性新基金,去年下半年一些创新型的基金产品还是总体表现不俗,这些创新之处为基金公司带来了新卖点。年内最受瞩目的创新亮点,当属上市开放式基金LOF与ETF。去年8、9月份出笼的首只LOF―――南方积极配置基金成功首募超过35亿份,其销售情况改变了基金发售严重依赖商业银行的格局,约有1/3的申购额是通过深交所网上系统认购完成的。去年年底成立的华夏上证50ETF的发行额更是高达54.35亿份。这种集股票、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特点于一身的新基金产品,给持有人带来的已不仅是其投资业绩上的考虑。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也是2004年的一大亮点。全年发行货币市场基金9只,发行总份额达到347亿份。特别是伴着央行加息的脚步,货币市场基金的新发与净申购规模出现了难得的井喷。在众多的基金品种里,货币市场基金业绩一枝独秀,季度收益同比持续上升,恐怕是其备受青睐的主要原因。
  当然,亮点归亮点,对不少基金公司而言,发货币型基金、搞产品创新等,当然是要考虑的事情,但如何捱过管理费日渐萎缩的苦日子,却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对此,除了继续加紧“备战”之外,加大持续营销力度也显得十分重要,拼增量、拼服务成为重点。不少基金公司在年底岁初,都加大了与客户沟通的力度,如举办投资报告会、直邮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都成为常用的服务手段。一些公司的基金经理甚至全体出动,力求给客户以最直接有效的交流;还有的公司针对市场低迷的现状,举办了限期费率优惠活动,意在既给投资者以实惠,又力求其低位入市,把握最佳战机。种种努力能否显效,下结论明显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严峻的市场考验下,基金公司只有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多方面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做好基金营销的战略布局,才能有机会迎接暖阳。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